心无一事四山高,火色驱寒助敝袍。坐处始知行处险,静时方觉动时劳。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 其十六。唐代。释今无。 心无一事四山高,火色驱寒助敝袍。坐处始知行处险,静时方觉动时劳。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题丹山。元代。昂吉。 昔人仙去大兰山,台殿空遗石壁间。崖瀑四时飞白云,溪云长日护玄关。青棂露冷从猿采,仙未风生看虎还。昨夜洞前新雨过,主人留客听潺湲。
凤城谒韩昌黎先生祠 其一。明代。梁亭表。 背郭韩亭近,临江古殿幽。南天皈正学,北斗跂前修。地僻仙踪邈,书传佛骨愁。我来邀翰墨,此道足千秋。
丙戌重九用东坡丙子重九韵 其二。清代。张佩纶。 故人夙戒我,同搴北山去。乘兴忽中败,劳哉章使君。今年山雨足,高土生苔纹。奔流下冀野,糜沸如汤沄。恤邻不闭籴,佳节敢犒勤。荒居尚得蟹,惠与三老分。此邦岁独乐,蔬蕨缘溪濆。我忧亦何补,闲入麋鹿群。尽遣百朋从,随在生幽欣。邻翁为我计,便乞营田耘。
令婆坟。明代。李梦阳。 国初抡秀妪,分遣入周宫。但睹丘坟郁,宁知乳哺同。后王忘昔日,颓屋锁春风。寒食莺啼切,林花落自红。
临江仙 赠少年客。明代。宋琬。 韦曲城南天尺五,翩翩公子豪奢。小平津外绿杨斜。金鞍雄百骑,蛮鼓醉三挝。一掷枭卢输百万,吴钩光闪龙蛇。春衣夜宿杜陵花。情人刘碧玉,侠客鲁朱家。
再次滦江。明代。边贡。 玉座香烟护衮衣,綵云飞处是皇畿。中朝地接千官拥,北斗星悬万国依。波煖御沟春浩荡,日临宫树晓云微。自怜朱绂淹乡土,不拜青阳入禁扉。
八月十三夜汎姚城江二首 其一。元代。陈基。 画船挝鼓唱回波,皓齿青蛾不用歌。好月爱看轮未满,清秋莫问夜如何?明将织女机丝动,寒恐姮娥白发多。天上清光应更足,羽衣安得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