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座台星入望高,輶轩暂得驻云涛。南溟气色传三殿,北极恩光戴六鳌。
岭路江花迎绣斧,王程春泽湿征袍。下帷旧有群儒望,万里今瞻天使劳。
送董天因总宪出使南海还朝。唐代。释今无。 八座台星入望高,輶轩暂得驻云涛。南溟气色传三殿,北极恩光戴六鳌。岭路江花迎绣斧,王程春泽湿征袍。下帷旧有群儒望,万里今瞻天使劳。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半闲道人画卷。元代。凌云翰。 馀杭佳山水,我昔曾一游。缅怀丘园隐,自得林塘幽。映门尽嘉树,隔岸皆平畴。岂惟慕巢许,亦复谈伊周。母以半闲号,忘此终身忧。苟怀豫逸志,不与乾刚侔。愿子慎明德,勖哉企前脩。
广武卫道中茶庵 其二。明代。陈仁锡。 城头便有山林色,野树蒙茸老岁年。低屋短垣门欲扃,花香酒熟鸟如弦。依依仙窟桃源里,小小溪深灵隐间。山水之滨容我老,半肩行李载轻烟。
咏文信国事四首 其一。明代。文徵明。 地转天旋事不同,老臣临市自从容。誓将西岭填东海,忍着南冠向北风。千里勤王空赴义,百年养士独收功。人间别有成仁乐,未用区区悼此公。
台上凭阑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寒间。特地遮拦。与天一样自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幽芳独秀在山林。不怕晓寒侵。应笑钱塘苏小,语娇终带吴音。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宋代。陈康伯。 台上凭阑干。犹怯春寒。被谁偷了最高山。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却是晓寒间。特地遮拦。与天一样自漫漫。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幽芳独秀在山林。不怕晓寒侵。应笑钱塘苏小,语娇终带吴音。乘槎归去,云涛万顷,谁是知心。写向生绡屏上,萧然伴我寒衾。
放言 市声 其一 一东。明代。谢元汴。 珠玉市声坌,声阗天亦聋。难言浊世事,不易乱流中。银气飞腥雨,蜃吹杂贝风。荒夫如可服,吾欲弃山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