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分付东流。最怕黄昏泊石头。
天涯影事孤蓬梦,好语难酬。一曲离讴。秋雨如人泪不收。
采桑子。唐代。陈方恪。 无情渡口垂杨树,不绾行舟。分付东流。最怕黄昏泊石头。天涯影事孤蓬梦,好语难酬。一曲离讴。秋雨如人泪不收。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
陈方恪。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吟意。宋代。释文珦。 朝吟暮亦吟,吟意在山林。往事皆如梦,余生已死心。白云閒到底,黄叶积来深。此是吾安处,人体笑陆沉。
古意。唐代。张夫人。 辘轳晓转素丝绠,桐声夜落苍苔砖。涓涓吹溜若时雨,濯濯佳蔬非用天。丈夫不解此中意,抱瓮当时徒自贤。
生日吟。宋代。邵雍。 三万五千日,伊予享此身。当时才作物,此际始为人。久负阴阳力,终亏父母恩。一杯为寿酒,床下列儿孙。
并蒂莲。明代。梁以壮。 香艳双凝立,知为姊妹行。梦能通翡翠,魂欲化鸳鸯。含璧承珠露,同心在水乡。媚人如待嫁,肩右是娥皇。
陈仲罕母挽词。宋代。林亦之。 橘林霜后欲寒天,多记陶家作客年。碧水青山如昨日,白云红旐是新阡。鸤鸠七子母恩重,寡鹄孤巢妇德贤。最苦哀箫老松下,漫漫瞿麦雪平田。
阮郎归。宋代。曹组。 檐头风珮响丁东。帘疏烛影红。秋千人散月溶溶。楼台花气中。春酒醒,夜寒浓。绣衾谁与同。只愁梦短不相逢。觉来罗帐空。
清平乐 闺情。清代。沈谦。 鬓云低袅。淡画双蛾小。磨得菱花秋白皎。病里何曾草草。闷看金鸭香浮。妆成独坐空楼。百遍不如郎意,旁人都道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