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参老宿问心真,昼掩閒门不厌贫。绕屋藕花池十顷,此中那复有嚣尘。
寿祖印 其二。唐代。释今无。 久参老宿问心真,昼掩閒门不厌贫。绕屋藕花池十顷,此中那复有嚣尘。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二杏。元代。范梈。 北邻杏一株,身作龙盘拿。直上青天中,虚空高结花。南邻杏更好,枝干相交加。三月二月时,匝地堆红霞。自我来京城,寄居诸公家。其地僻且阻,茂树绕窗纱。亦有桃与李,盛节争豪奢。虽富无可人,纷纷乱如麻。晚遇此二杏,突兀超尘沙。尝时好客来,立旆遥咨嗟。欲去复顾恋,往往至日斜。我昔直词馆,羸马道路赊。晨往昏黑归,无由领其嘉。今我已投散,终日犹枯查。朝暮出见之,百匝虚檐牙。而我又将去,何由报繁葩。誓将适南郡,辟地江之涯。种此一万树,漫漫被荒遐。花成实给食,收拾岁盈车。此事亦易集,但恐君疑誇。
伯坚惠新茶绿橘香味郁然便如一到江湖之上戏。宋代。刘著。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春夜赋得漉水囊歌,送郑明府。唐代。皎然。 吴缣楚练何白皙,居士持来遗禅客。禅客能裁漉水囊,不用衣工秉刀尺。先师遗我式无缺,一滤一翻心敢赊。夕望东峰思漱盥,曨曨斜月悬灯纱。徙倚花前漏初断,白猿争啸惊禅伴。玉瓶徐泻赏涓涓,溅著莲衣水珠满。因识仁人为宦情,还如漉水爱苍生。聊歌一曲与君别,莫忘寒泉见底清。
和谢于乔韵。明代。李东阳。 疲骖旧路不劳牵,十载重游意惘然。丹灶药成鸡已化,石墙阴冷鹿犹眠。仙踪下与尘埃隔,野色西来岛屿连。不似玄都易摇落,秋来还有看花天。
将抵清丰载园刺史约纡道游一味庵 看海棠得绝句二首 其一。清代。张晋。 植棠院里看年年,又结风尘邂逅缘。底事多情抛不得,也应唤作海棠颠。
哭亡妹琼章(二首)。明代。叶纨纨。 病里俄惊报讣音,狂风号野正凄阴。归来哭向残妆处,冷月寒花泪滴深。
十八学士写真图。宋代。谢薖。 虬髯少年龙凤姿,手提一剑平九维。瀛洲学士十八辈,如雕虎啸清风随。到今丰姿传粉绘,皎如琪木参琼枝。秦王功高盖天下,脱略世故容小疵。数公不语意有在,敬宗流辈宁何知。倘收王魏文学馆,事如辰嬴当早谏。美哉贞观犹有恨,洗苏众像一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