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书贝叶乞微因,摩顶予惭受记人。珍重灵芽看百劫,莫轻辜负故园春。
送悟寂归寿昌 其三。唐代。释今无。 能书贝叶乞微因,摩顶予惭受记人。珍重灵芽看百劫,莫轻辜负故园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松隐雨过二首。宋代。曹勋。 坐见青天变黑云,雨来海上似翻盆。千岩万壑方喷薄,寂历斜阳已挂门。
挽武龙蹇巡检。宋代。阳枋。 叩户忆曾识,升期再寻找。仙游诚绝往,俗虑苦劝襟。菡萏晚犹好,荼蘑霜不侵。思君望阡陇,远树白云深。
书巢五咏 其三 故纸。宋代。陆游。 时来偶见收,过时自当退。岂惟裁纸尾,亦或用牍背。人情有贵贱,志士感兴废。库中九万张,视我犹前辈。
武昌遣兴。清代。周锡溥。 长笛吹残鬓有丝,十年疏影汉南枝。酒醒峡口闻猿处,秋老黄州梦鹤时。细雨始知江路永,西风不觉客帆迟。次山亭畔寒溪近,便拟拈椎问导师。
古风·齐有倜傥生。唐代。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贺师避静处。宋代。王履。 窍石石阑里,缒锁索险极。凿崖种铜橛,载板以西适。置屋何所凭,凭向突壁石。虽曰恃锁过,朽板未我惜。上视不敢伸,下视不敢息。满山皆静处,何故作此癖。师去今几年,犹余损神迹。我却固不往,闻言也心惕。托彼毛文锋,定作半面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