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悟寂归寿昌 其三

送悟寂归寿昌 其三朗读

能书贝叶乞微因,摩顶予惭受记人。珍重灵芽看百劫,莫轻辜负故园春。

释今无简介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朗读

古诗送悟寂归寿昌 其三相关作品

坐见青天变黑云,雨来海上似翻盆。

千岩万壑方喷薄,寂历斜阳已挂门。

叩户忆曾识,升期再寻找。

仙游诚绝往,俗虑苦劝襟。

岁宜乡里守,杯共弟兄衔。

明日人相问,行年五十三。

时来偶见收,过时自当退。岂惟裁纸尾,亦或用牍背。

人情有贵贱,志士感兴废。库中九万张,视我犹前辈。

长笛吹残鬓有丝,十年疏影汉南枝。酒醒峡口闻猿处,秋老黄州梦鹤时。

细雨始知江路永,西风不觉客帆迟。次山亭畔寒溪近,便拟拈椎问导师。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窍石石阑里,缒锁索险极。

凿崖种铜橛,载板以西适。

暂拂缁尘去,将扳岳顶行。布裘经雪绽,藜杖入山轻。

奇字扪萝识,新诗望日成。路人惊骨异,疑是羡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