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春光叹寂寥,无情空自长寒潮。负锄瓜下栽姜种,拾栗铛中煮芋苗。
梦似江淹原有笔,词如扬子不须嘲。独惭未赴登临约,閒杀花田小石桥。
和吴采臣粮宪春日偕两令君令甥及诸公过游予他出乘予新制舟至大通寺 其五。唐代。释今无。 处处春光叹寂寥,无情空自长寒潮。负锄瓜下栽姜种,拾栗铛中煮芋苗。梦似江淹原有笔,词如扬子不须嘲。独惭未赴登临约,閒杀花田小石桥。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东吴钱可竹挽诗。元代。张仲深。 隐居结屋近沧浪,养得身閒八十强。当代躬行周礼乐,平居犹著宋冠裳。竹窗入夜琴书润,花径春深杖屦香。一自九原魂梦远,至今遗迹满林塘。
水居 其六。明代。高攀龙。 清昼埽室,中宵拥衾。无象之色,希声之音。咎誉可远,阴阳不侵。虽乖通理,爰得我心。
新文坛杂咏十首选七 其三。清代。柳亚子。 篝火狐鸣陈胜王,偶然点缀不寻常。流传人口虹和蚀,我意还输大泽乡。
百字令 家邵庵叔花影吹笛图。清代。孙荪意。 笛声横处,鹤南飞、裂石戛穿云表。花雾濛濛,疏影淡、别有层楼深窈。孙楚闲情,恒伊清兴,一曲超神妙。夜深人静,蟾光林罅低照。凝想按徵移宫,含商吐羽,逸响应缭绕。忽被东风,吹散去、空际馀音犹袅。几点遥山,半溪流水,花外莺声晓。披图神爽,携尊来此听好。
法弘寺建新城时关地有僧涅槃龛中其形如生即寺僧也。明代。黎民表。 浩劫知何代,长林过客迷。不知今壁垒,犹是昔招提。定里人长寂,花间鸟自啼。醉来惟荷锸,岐路任东西。
过三郊驿却寄杨评事时此子郭令公欲有表荐。唐代。耿湋。 冉冉青衫客,悠悠白发人。乱山孤驿暮,长路百花新。终岁行他县,全家望此身。更思君去就,早晚问平津。
雪峤和尚双瓣香行。唐代。全祖望。 南湖侍御之诸孙,偶然堕落浮屠门。虽然堕落浮屠门,依旧忠孝光大伦。请看龙象纷蹴踏,座下何止三千人。上瓣香终莫有分,以待海岸居士大善根。辗然一晤传秘薪,比之妙喜得横浦,峨眉天半倍觉军持尊。敬致一瓣香,上绍龙池君。是谁足称后来秀,莫令海岸孤另伤寡群。里中徐郎其殆庶,颠狂之中蕴道真。俯视馀子陆陆如秋蚊。再寄一瓣香,以接西江云。忽然不周山崩天柱折,恒河之沙亦狂奔。海岸一瓣香,金刚洗出刀山痕。南都半壁足慰钟山魂,徐郎一瓣香鹖冠。闯入苍头军会稽,甲盾足陪胥江神。重泉相逢定一笑,径山双虹贯日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