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密处见高幡,赢得归山水石繁。龙象气高红日泠,冰霜道在紫云屯。
全无机事谋耕凿,剩有微言讲寂喧。客里又当明月际,思量一夜未曾完。
章江。唐代。释今无。 旌旗密处见高幡,赢得归山水石繁。龙象气高红日泠,冰霜道在紫云屯。全无机事谋耕凿,剩有微言讲寂喧。客里又当明月际,思量一夜未曾完。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登阅江楼。明代。何巩道。 一上江楼忆往年,他洲风物晚凄然。春归尽见千家草,路古长通两粤船。西日落山光射海,东流穿峡势从天。伤心更有空宫树,花落黄昏叫杜鹃。
戊子再住神光。明代。何南凤。 青山绿树透神光,多少游人堕渺茫。几度挂瓢图远况,这回凭几梦幽香。閒名未谢遗身累,往事全忘得趣长。何必赵州年百二,但知住处免奔忙。
登龟山忆家。清代。朱仕玠。 怒石势欲落,哀狖啼啾啾。攀援无尺土,寸步犹淹留。槎枒千章木,终古闻飕飗。阳乌避荟蔚,六月思重裘。升高瞰巨浸,端倪洵难求。洪涛蘸云霓,湠漫不可收。缅渺望乡邑,西接昆崙邱。王母竟何许,玄圃空悠悠。想像扶桑枝,垂椹光十洲。安能驭鸾鹄,饱啖销羁忧。
上元复犹寒二首。宋代。杨万里。 雪後不妨寒较差,莫教一并放千花。旧来池上金丝柳,新学江西鹰爪茶。
华发天随子,清波到处家飞来峰。明代。钱月龄。 此峰西竺有,何代远飞来。空洞玲珑窍,天香紫翠台。金鳌涌地出,灵鹫倚天开。奇胜复奇过,跻攀得几回。
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宋代。梅尧臣。 将归谢公郡,喜见阮家儿。但对月和水,那能酒似池。衰形疑镜照,葆鬓怯霜吹。宿雁不堪托,乡人知未知。
和少述春日四首 其二。宋代。沈遘。 风流自古吴王国,一一湖山尽胜游。上巳清明最佳节,万家临禊锦维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