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
刘大櫆。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送张纲父教官。元代。邓文原。 我友白蘋洲畔客,忽凌风雪问征涂。南州岁晚寻高士,西塞烟深忆钓徒。呼酒江船春水动,读书山馆雨灯孤。无钱自愧苏司业,聊赋《骊驹》为子娱。
和玉素喜影仁新宅。宋代。韩维。 处仁由智古常然,贤者宁同聚所寰。植木便知如渭水,结茅仍得见箕山。杯深不许嘉宾诉,花小须防稚子攀。投绂归来无异事,许公诗酒断生还。
为李青来悼程仲姬。明代。区怀年。 柳絮桃根事已荒,卢家空擅郁金堂。青鸾归去春霞寂,红缕牵愁海燕忙。天上几年劳种玉,世间何处可怜香。檀郎惯领相思苦,凄断高楼晓月霜。
介休喜晤茹文静纶常先生二首 其二。清代。张晋。 家在林宗里,人耕绵上田。赋闲称漫叟,高卧即神仙。认貌似相识,论交岂偶然。秋风汾水上,重到是何年?
将归山。唐代。姚合。 野人惯去山中住,自到城来闷不胜。宫树蝉声多却乐,侯门月色少于灯。饥来唯拟重餐药,归去还应只别僧。闻道旧溪茆屋畔,春风新上数枝藤。
上厚庵太守 其二。清代。野蚕。 记取论诗处,窗明霍六山。眼青千里外,头白十年间。鹿苑应相忆,龙门许再攀。彭城风俗美,禅坐欲忘还。
吴叔通以四诗见贻赋答 其一。明代。胡应麟。 寂寞乾坤事,归来一敝裘。云山成独卧,海岱见名流。璧已三年抱,珠仍万里投。白蘋洲上路,曾试木兰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