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
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
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
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李廷臣通判蔡州。唐代。梅尧臣。 来路青青草,随君去未休。亦将离思远,还共翠心抽。细藉车轮稳,薰牵野蔓柔。王孙归不久,冉冉莫经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皇后合春帖子。宋代。赵湘。 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
明皇。宋代。钱惟演。 山上汤泉架玉梁,云中复道拂瑶光。丝囊暗结三危露,翠幰时遗百和香。枉是金鸡亲便坐,更抛珠被掩方床。匆匆一曲凉州罢,万里桥边见夕阳。
沁园春 题汪舍人蛟门少壮三好。清代。陈维崧。 酒库经堂,正竞筝琶,客声沸然。是秦川遗叟,整襟而入,杜陵野老,裂眼而前。或导荒淫,或规放诞,庄语诙辞尽可传。喧豗甚,似轮攻墨守,讼芋争田。不闻博弈犹贤。但适兴焉能便舍旃。况溉堂集内,颇言声伎,茶村暇日,讵废丹铅。卿论诚佳,吾从所好,亟唤蛮娘斗管弦。牙签畔,渐玉箫风起,吹动觥船。
秋日遣兴。清代。刘礼淞。 山山翠色入孤城,雁外寒云独云轻。十载世情看日澹,四时天气爱秋清。簿书间自嚣风变,楼阁凉从夜雨生。桂影婆娑香万斛,芳醪那计举瑶觥。
中秋感怀次柱尊韵。近现代。冯振。 病怯风霜衣已换,偶闻庭树更惊秋。任将天上团圆乐,未抵人间离别愁。千里烽烟迷粤徼,五年客舍寄梧州。不须再作兴亡感,忧到兴亡便白头。
郧中杂言八首 其四。明代。王世贞。 郧山排坐西入,汉水绕郭东倾。话来颇令神爽,饱看何曾眼明。
李烟客附舟入北赴袁辽抚招因赠。明代。李孙宸。 舟发石头城,初报故人至。故人故乡来,千里惊喜浑如梦寐里。金陵三月柳如丝,呼酒同君醉莫辞。风尘满面未须洗,便复挂帆共北飞。君来曾几日,我别忽经年。不愁井里荒松菊,惟愁天地有风烟。君才自是天生者,何能局龊困椠铅。一编黄石书,三尺青萍锷。胸中甲兵万队生,腰间风雨双龙跃。一顾应酬国士知,千金肯负平生诺。榆关昨夜传消息,当关有人虏辟易,谁云甲兵满万不可敌。特自需君借箸筹,知君谈笑取封侯。不然直斩胡头献,天子功成不受分。茆玺拂衣仍作鸱夷,游五湖,长与烟波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