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
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
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
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
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
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感怀诗二章(奉使中原署馆壁)。唐代。韩熙载。 仆本江北人,今作江南客。再去江北游,举目无相识。金风吹我寒,秋月为谁白。不如归去来,江南有人忆。未到故乡时,将为故乡好。及至亲得归,争如身不到。目前相识无一人,出入空伤我怀抱。风雨萧萧旅馆秋,归来窗下和衣倒。梦中忽到江南路,寻得花边旧居处。桃脸蛾眉笑出门,争向前头拥将去。
韩熙载(902年—970年8月31日),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后唐同光四年(926年)进士及第。开宝三年(970年)卒,年六十九,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时人谓之为“神仙中人”。其所撰诗文颇多。有《韩熙载集》5卷、《格言》5卷等,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
韩熙载。 韩熙载(902年—970年8月31日),字叔言,其先为南阳(今属河南)人,后家于齐,遂为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五代十国南唐时名臣、文学家。后唐同光四年(926年)进士及第。开宝三年(970年)卒,年六十九,赠右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韩熙载高才博学,又精音律,善书画。为文长于碑碣,颇有文名,当时求其为文章碑表者甚多。其所作制诰典雅,人称“有元和之风”,与徐铉并称“韩徐”。江左称其为“韩夫子”,时人谓之为“神仙中人”。其所撰诗文颇多。有《韩熙载集》5卷、《格言》5卷等,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外编》补收诗1首。
畴人 其二。近现代。严复。 孔门说人性,愚智都三科。其才可为善,著论先孟轲。至今二千载,为说弥不磨。脱若荀卿语,黔首长荐瘥。人当自相食,白骨高嵯峨。岂能若今者,治化方纷罗。以兹推人理,前路知无他。日去禽兽远,用礼能贵和。人皆得分愿,后舞间前歌。自由复平等,一一如卢梭。所忧天演涂,争竞犹干戈。藉云适者存,所伤亦已多。皇人未受谷,荆棘悲铜驼。黄炎日以远,涕泪双滂沱。
菩萨蛮。近现代。陈寂。 问君何苦追前事,一生好在朦胧里。正值落梅天,风光太可怜。江头连夜雨,雨气随船渡。蝴蝶怨荷花,思家不见家。
观荆玉篇。唐代。陈子昂。 鸱夷双白玉,此玉有缁磷。悬之千金价,举世莫知真。丹青非异色,轻重有殊伦。勿信玉工言,徒悲荆国人。
西坡即事。元代。陈天锡。 人境得佳趣,青松处士家。成行看过雁,数点落归鸦。风动竹彫叶,秋高菊吐花。閒来媚幽独,吾志在烟霞。
踏莎行·哭奠陈修斋同志灵右。唐代。萧萐父。 卅载交情,几番劫浪。岂因华盖添惆怅。岁寒松柏知后凋,贞怀不改葵心向。月冷隆中,风惊濠上。灵根译笔俱无恙。拈花笑语话巴黎,那堪顿哭斯文丧。
重九日曹纕蘅向仲坚邀至灵光寺登高。清代。郑孝胥。 白日销沈兵气昏,漫持热泪洒中原。燕辽一战民应尽,江海横流溺岂援。玉貌无求犹不去,西山始到欲何言。残年残世还相对,便乞馀杯酹断魂。
过平溪桥。元代。卢琦。 立马桥边唤渡船,绿杨烟煖碧波悬。高峰碍日疑天近,阴壑犹霜觉地偏。处处鱼盐开草市,家家鸡犬类桃源。隔溪茅屋孤门掩,重忆扬雄草《太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