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琦

徐琦(1385—1453),字良玉,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出生在宁夏卫(今宁夏银川市)。祖籍是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因为他的祖父犯了王法,被朝廷发配到宁夏戍守边疆,全家跟随来到宁夏,就以宁夏为籍贯,成了宁夏人。徐琦自幼聪明过人,读起书来过目不忘,被人们称赞为“塞上神童”。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二十三岁的徐琦在乡试中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举人。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年仅二十七岁的徐琦在全国会考中再以优异的成绩高中进士,成为明代宁夏的第一位进士。

人物生平

  徐琦一生最大的亮点,就是他是明朝一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考取进士以后,他在朝廷担任过行人司的行人(行人司是主管皇帝颁布诏书、册封宗室等重大事件的官府),为兵部员外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升任为右通政。通政使司,简称通政司,是明清时期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正长官是通政使。徐琦担任的通政使司的右通政,是通政司的副长官(近似时下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副部级),是中央政府的四品官。在任间,他曾跟随正使、礼部侍郎章敞出使安南(今越南北部地区),主要任务是册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作为第一次出使外国的外交官,在外交事务中,一方面坚持原则,他支持章敞,对安南黎利的不友好接待提出批评,指出,对外交使臣的不尊敬,就是对大明朝廷的不尊敬,黎利理屈词穷,只得跪拜下坐,以礼相待。另一方面,他也能够注意团结安南臣民,特别是保持大国使节的清廉形象,拒绝接受安南方面给他们的赠物,不辱外交官的使命,受到安南人的尊敬和好评。正使章敞对徐琦的表现非常满意,回国后向朝廷报告,徐琦被升任为兵部右侍郎(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

  景泰四年(公元1453年)三月二十二日,徐琦病逝于任所,终年六十八岁。明代宗封赠他太保荣衔。后来,安南使臣出使明朝时还常常对中国官员说:“我们安南的草木都知道徐琦的名字!”徐琦家乡宁夏镇的官民为徐琦建立了一个牌坊,上面写着“司马”二字,表示纪念。

徐琦相关作品

砌台春暖映垂杨,皇子皇孙戏艳阳。半騃半骄花里闹,真珠线断紫罗囊。

河梁望陇头,分手路悠悠。徂年惊若电,别日欲成秋。

黄鹄飞飞远,青山去去愁。不言云雨散,更似东西流。

暂客留应喜,微官去恨迟。竹高当户直,花重向帘垂。

对酒惊人别,看诗感岁移。山中足幽事,猿鹤旧曾期。

推枕闻鸡,正怪得、乾坤都白。元是有、福星临照,至和薰出。缘饰夜城疑不夜,弥漫色界成无色。更_词、巧欲夺天葩,尤殊特。
貂帽拥,寒何力。羔酿举,情何极。欠开樽细挹,梅花标格。十万铁衣冰到骨,祈天只愿王师息。想家童、日办剡中舟,溪头立。

又对青霄月一钩,金波玉露正宜秋。自应暮景重加励,遮莫年华似水流。

萧萧三五花,影落寒溪浅。

佳处不在多,诗兴孤山远。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羸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官有程?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