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宗

陈敬宗(1377年—1459年),字光世,号澹然居士,又号休乐老人,浙江慈溪人。明代名臣、学者。永乐二年(1404)与李时勉同举进士。选庶吉士,参修《永乐大典》,擢刑部主事。迁南京国子司业,进祭酒。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德望文章,名闻天下,与李时勉同为士林所重,并称“南陈北李”。天顺三年,卒,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定。

人物生平

  又参与编修《五经四书大全》,再编修《成祖实录》,被授予翰林侍讲。遭母丧归家。

  宣德元年(1426年),起用他编修两朝实录。宣德二年(1427年)他转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皇上对他说:“侍讲,是清华之选;司业,是师儒之席。地位虽然不高,但责任重大。

  宣德九年(1534年),他任满,进升为国子祭酒。

  正统三年(1438年),陈敬宗他上书说:“旧制规定,学生以在国子监时间的长短,送到各部门中去任职。近年以来,有的学生因事请假离去,长达几年,到了发送之期才返回,请根据学生实际在校学习的多寡划分等级。另外,近来有的学生愿意任杂职。士风卑陋,诚不是小事,请加以禁止。”皇上听从了。

  陈敬宗须髯很美,容貌端正,步履从容稳定,努力以师道自任。他订立教学规章,革除陋习。六馆学生一千多人,每次升堂听讲,以及设饮食会餐,都整肃如朝廷。仪容稍有不整,即令他到堂下待罪。属官害怕他的威严,以别的事情诬陷他,状告司法部门。周忱与陈敬宗友善,说:“何不上疏为自己辩解。”便为他起好草稿,用辞稍有迁就。敬宗惊道:“这样说不是欺骗君主吗?”他没有奏上来,而事情也得弄清了。

  任满之后,陈敬宗入京师,王振想见他,令周忱传达自己的愿望。敬宗说:“我为学生师表,而私下拜谒宦官,将来怎么面对学生?”王振知道无法使他屈服,便送给他文锦、羊肉和酒,求他写程子的《四箴》,希望他来答谢。敬宗写完以后,署上名字而已,送回所给的礼物,终不去见他。王直任吏部尚书,从容对他说:“先生在部门中任职年久,我将推荐您为司寇。”敬宗说:“您是了解我的,我现在与天下英才终日讨论,难道不很快乐吗?”

  陈敬宗性喜饮酒,数斗不醉。襄城伯李隆守备南京,常常留他饮酒,左右站满了声妓美女。陈敬宗终日举杯,不曾顾盼一眼。他就是这么庄重。

  正统十二年(1447年)冬,陈敬宗请求退休,呈上不许。

  景泰元年(1450年)九月,他与尚书魏骥一同以年老退休。家住不轻易出门。有受到他接待的人,无不非常兴奋。

  天顺三年(1459年)五月去世,终年八十三岁。后来赠予他礼部侍郎,谥文定。

  当初,陈敬宗与李时勉同在翰林院,袁忠彻曾为他俩看相,把他们拉到一起说:“二公将来功名相当。”陈敬宗仪容魁梧,李时勉容貌稍差。后来两人同时任两京祭酒。李时勉以宽恕平和得士,陈敬宗敬宗则比较严厉。终明之世,世人说贤祭酒的,有南陈北李之说。

山拥金鳌壮,云盘彩凤来。

星河随斗转,珠阙倚天开。

中使传宣宴百官,珮声遥集五云端。

酒倾绿蚁开金瓮,馔脍苍麟奉玉盘。

皓月金门夜,和风玉殿春。云移三岛近,灯簇万花新。

天仗临丹扆,星桥接紫宸。中官宣德意,宴赏及群臣。

紫禁疏钟静,高城刻漏传。五云迎宝盖,万户缀金莲。

琼醴行仙席,龙盘进御筵。教坊呈百戏,齐过玉阶前。

剑佩青霄近,峰峦翠阁重。花明金幄月,香度玉楼风。

拜舞诸蕃集,欢娱万国同。遥闻歌吹发,五色庆云中。

紫陌连清禁,彤楼接绛河。九门星彩动,万井月华多。

宝炬通宵晃,鸾笙协气和。臣民涵圣泽,齐唱太平歌。

陈敬宗相关作品

不见幽人左太冲,鹤归辽海蕙帷空。败垣踯躅春酣日,老树鸺鹠夜啸风。

怪事书空千载一,长干作客几人同。可怜满眼凄凉泪,都付诗篇感慨中。

滁阳亭馆秣陵槎,百里山城隔浦沙。心远自知江不限,日穷谁遣树重遮。

松间霁月宵行圃,竹里清风晚散衙。仙吏两乡俱不忝,此中惟恨少琅琊。

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

峡里闻猿叫,山头见月时。殷勤一杯酒,珍重岁寒姿。

自幼耽章句,年高竟未工。

自称豁达老,人号嗫嚅翁。

白发星星筋力衰,种田犹自伴孙儿。

官苗若不平平纳,任是丰年也受饥。

方池六尺强,风吹众芳堕。时有杜陵翁,扶藜石栏坐。

西

密云郊外已回秋,日下崦嵫景懒收。秦帝城高坚似铁,

李斯书上曲如钩。宁惟东岳凌天秀,更有长庚瞰曙流。

卢青山

新春又到白须梅,细数寒香意自哀。相赠已无桃李报,隔年何必更重开。

不辞生死翻千劫,但乞殷勤顾一回。问汝情心究何物,煎熬如此未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