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楠村惠麓冶春词原韵四首 其三。明代。盛镛。 漫向溪头折柳枝,罗衣香透蝶先知。骅骝也似知人意,路绕丛花立片时。
和王楠村惠麓冶春词原韵四首 其四。明代。盛镛。 池边细语启朱唇,影拂春波避锦麟。日午风和花气煖,莺声醉煞过桥人。
赋得新雨百花朝。明代。盛镛。 正值花生日,园林雨意新。三春刚一半,二月恰中旬。艳说知时好,欣看被泽匀。鸣鸠催昨夜,扑蝶记今晨。不仅沾红杏,还应点绿蘋。翠芳当令节,郊外绝轻尘。
点绛唇。明代。盛镛。 不似春花,争红斗艳摧残早。重阳信到,独倚篱边笑。应战西风,已过三秋了。疏枝老,小春寒峭,犹对清霜傲。
虞美人。明代。盛镛。 色香兼味都超绝,淡处存风格。倩他妙手上生绡,无奈枝头霜露总难描。交情似水成良友,耐到三旬久。仙苗初拙好栽培,待得来年重九报花开。
一剪梅。明代。盛镛。 一种幽情月下看。花也团圞,影也团圞。骚人爱取落英餐,味也清寒,骨也清寒。满座云霞五色攒,渠也盘桓,侬也盘桓。三秋挨过渐摧残,诗也阑珊,酒业阑珊。
蓉湖泛舟。明代。盛镛。 舟出横塘载画图,望中风物壮全吴。沙头鸥鸟时来去,天际云山半有无。十里荷香黏客袖,一奁秋色展晴湖。萧萧两鬓天风爽,醉到希夷浊酒壶。
鸦河春涨。明代。盛镛。 天落长河燕尾分,一篙新涨浩无垠。孤蒲叶矩平涵绿,杨柳风微细蹙鳞。棹倚沧州迷蜃窟,鸥眠红雨落花津。应知巴蜀消残雪,万里流来一样春。
游华藏寺。明代。盛镛。 云树参差绕翠层,登高慨古意难胜。王侯第宅谁为主,烟雨湖山尽属僧。石马欲嘶陵下草,洞龙常护塔前灯。何时借榻清尘耳,万壑松风洗郁蒸。
雁字。明代。盛镛。 排阵纵横趁朔风,南来一路总书空。象形每见人文焕,会意原知岛箓工。淡没芦花疑曳白,斜临枫叶欲题红。数行若过留名塔,更羡凌云笔势雄。
雁声。明代。盛镛。 一一飞鸣总念群,漫天凉月白纷纷。惊寒欲断衡阳浦,失侣相呼塞北云。灯暗长门愁里听,霜侵灞岸客中闻。野鸦原自无情绪,乱绕疏林噪夕曛。
雁影。明代。盛镛。 似有疑无认未真,月明紫塞倍精神。三秋写照空中现,万里随行分外亲。荻渚烟销怜一片,湘江浪静印全身。穿云何处留痕迹,惆怅挥弦目送人。
雁更。明代。盛镛。 衔芦伴侣宿沙汀,独自巡行敢暂停。响应鼍鸣催落月,声随鸡唱逼残星。频惊湘浦鸥眠起,远搅衡阳鹤梦醒。怯恨凉宵铜漏永,嗷嗷达旦未曾宁。
菊影二首 其一。明代。盛镛。 瘦骨香魂尚未销,西风连日苦相摇。轻云忽讶流荒径,淡墨难教上素绡。鹤立霜天神自远,琴横夜月韵常超。任生纵有堪怜处,未许篱东伴寂寥。
菊影二首 其二。明代。盛镛。 北窗清景逼黄昏,顾影空怜傲骨存。拂径平添衰草色,盈阶乍补绿苔痕。秋深淡久陶公梦,夜静香迷楚客魂。遥忆幽人花下坐,频侵衣袂手重扪。
偕冯芝亭郑南圃东庵纳凉即景口占二首 其二。明代。盛镛。 明月今宵满,清谈暑气消。鸥飞蒲叶战,鱼跃浪花摇。
长亭怨慢 寄履川。近现代。章士钊。 渐觉得、诗将人恼。余事拚挡,另抒怀抱。总是伤心,暗随雁影催秋老。为春欺惯,却愁见,青青草。况草自多情,也不定、斜阳扶好。昏晓。望长安不见,此去故乡仍渺。清漓纵妙。佳山水、曾经非少。也会得、兴尽归来,索君等、还同幽讨。只不许相惊,新换词人嘴爪。
次韵和应之判官宠示之作。宋代。毕仲游。 青衫补绽发鬅松,未信无文可送穷。醉入南山题石虎,梦回西洛赋惊鸿。君才特起如秋鹗,我病微吟若夏虫。场屋旧游都老大,可怜乐事转头空。
春草词,泉南陈彦廉氏少孤作堂奉其母庄以居名之曰春草为赋春草词六解 其六。明代。袁华。 主妇能调膳,升堂具旨甘。草蔬郎自饭,举案对宜男。
戏题三角亭三首 其一。明代。杨巍。 茅亭独面东,想像总无同。形出方圆外,数兼天地中。联诗宜石鼎,讲道去尸虫。混世当如此,宁论拙与工。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五。明代。释函可。 父母生儿不得守山丘,死者已矣生者流。松楸日冷风飕飕,石人空立麋鹿游。昔烦朝使丰碑留,煌煌天语题上头。今日正清明,谁人更浇一杯水。团圞荒草多新鬼,安得鹤归华表兮,尽洒千年之血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