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八。 五夜天阶炳六符,圣恩承运启皇图。华夷仰日恩倾戴,阊阖排云许叫呼。李白万言曾倚马,王乔双舄解飞凫。自惭学浅才如线,敢望连篇若贯珠。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七。 蚤岁驰声翰墨场,君恩一饭岂能忘。桂香已占中秋月,菊老犹禁晚节霜。内展经纶资治道,外扬威武控遐方。夜来有气冲牛斗,知是文章是剑光。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六。 有虞封后几春秋,王气今腾冷气收。万仞峰高云在手,九重天近日当头。金山倚北烟尘息,辽水朝东昼夜流。臣子有怀终报国,未应与世共沉浮。
三月廿五连。 公馀同上驿门楼,倚遍阑干纵远眸。泰岳数峰天外起,黄河一带水东流。舟横古岸人争渡,草合平原马未收。矫首乡关何处是,暮云迢递隔南洲。
敬和元宵诗。 灯月楼台远近间,千门万户不须关。谩歌白雪无双调,稳步青云第二山。酒色暖涪春色嫩,梅花晴衮雪花寒。太平同乐惟瞻仰,咫尺天颜是圣颜。
和前韵。 万里云收海宇晴,海东月照海西城。金杯满泛春霞暖,绛蜡高烧午夜明。闾阜晚峰青簇簇,辽阳春水绿澄澄。个中风景堪行乐,何幸叨陪际世平。
和钟纪善韵。 十日春来十日晴,正宜扈驾历边城。松篁不逐春风媚,花萼相辉昼日明。双凤齐飞云锦丽,六鳌不动海波澄。回朝正笏详敷奏,天下如今已太平。
敬贺元日韵。 泰运君臣共履端,弘敷五福兆民安。天开夏正壬寅统,气转春阳甲木干。五色祥云舒凤翼,万年寿酒上龙颜。微臣瞻仰勤三祝,社稷尊崇等泰山。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二十。 华发蟾宫第一枝,西风八月正中时。三场我己曾酣战,一字谁云不疗饥。龙种自来天上出,豹斑未许管中窥。不须更问承恩处,浩浩波光满凤池。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八。 海上风来夏不炎,况多时雨送凉添。云收朔漠三千里,露出闾山一两尖。垂柳道清鸾捧驾,落花泥软燕穿帘。夜深独倚阑干望,玉挂东南半廓蟾。
和紫虚丹房二十首 其十九。 宇宙茫茫无始终,辽西开国壮王宫。凤声清夜双箫月,牛背斜阳一笛风。波浪不生沧海静,云霾都散碧山空。太平无事民安业,会见陈陈粟腐红。
敬和万马图。 高蹄骏马万为群,异色殊形赋与恩。功著丹青身外事,毛殷汗血晕边存。草堤折队疑星散,沙道成行若电奔。想是平胡多效力,图形千古照乾坤。
和十六府徐纪善韵。 驽骀焉敢趁骅骝,深愧相从逐去舟。藩辅树勋谁第一,殿廷射策尔为头。风涛何事羁行色,景物从教动客愁。今日浪平川若练,片帆摇曳过邳州。
送项公回浙江祭祖 其二。 六载交情海样深,临溪那忍遽分襟。锦衣己遂还乡愿,白发愈坚报国心。晚日客停莺哈哈,东风官路马骎骎。囊中莫道无馀物,御墨文章价万金。
敬和尚义堂诗韵。 臣子须知仁义先,敢云卑末两能全。侧身天地求无愧,托迹培塿莫有传。拟易漫同扬子宅,怜贫安得范文田。君王下赠琼瑶句,蓬壁生辉韵更绵。
敬和文房四宝。 商盘周鼎镇神州,宝剑森严杂佩钩。篆出籀斯能有几,法推羲献更无俦。长戈壮士千钧力,树老寒藤万丈头。划若蛟龙动风雨,天池飞跃肯淹留。
和靖江府钟纪善韵 其三。 滁阳省视又辽阳,明日都门促去装。龙驭九重瞻日月,马蹄万里踏冰霜。来时朔雪山阴白,归路东风柳色黄。谣俗已知君采纳,回朝敷奏达明光。
和靖江府钟纪善韵 其一。 马蹄辙迹遍天垠,开国承家喜有人。自古金陵多王气,当今紫塞少氛尘。鳌头跨海放怀阔,马上看山得句频。济济从官多似雨,长杨有赋莫如君。
题芮廉指挥望海图。 公馀柴立最高巅,东望沧溟思惘然。父也何心贪捉月,子兮将恨抱终天。长鲸一去无消息,精卫高飞有岁年。此意画图图不尽,却烦歌咏为流传。
和冬至韵。 闻道震雷从地复,由来子月是天开。岁寒然后知松柏,春意从今遍草莱。臣职无才能补衮,君恩有宴敢辞杯。遥瞻云彩多祥瑞,何用区区羡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