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繇(841年-912年),字为宪,池州(今属安徽)人(唐才子传作江南人,此从唐诗纪事)。晚唐诗人,“咸通十哲”之一。家贫,工吟咏,时号为“诗禅”。与段成式友善。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举进士及第。调福昌县尉,迁建德令。后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著有诗集《唐才子传》传世。《全唐诗》收有繇诗一卷共22首。
送洛阳崔员外。唐代。周繇。 塞诏除嵩洛,观图见废兴。城迁周古鼎,地列汉诸陵。日送归朝客,时招住岳僧。郡斋台阁满,公退即吟登。
送人尉黔中。唐代。周繇。 盘山行几驿,水路复通巴。峡涨三川雪,园开四季花。公庭飞白鸟,官俸请丹砂。知尉黔中后,高吟采物华。
送宇文虞。唐代。周繇。 此别欲何往,未言归故林。行车新岁近,落日乱山深。野店寒无客,风巢动有禽。潜知经目事,大半是愁吟。
题东林寺虎掊泉。唐代。周繇。 胜致通幽感,灵泉有虎掊。爪抬山脉断,掌托石心拗。竹蔼疑相近,松阴盖亦交。转令栖遁者,真境逾难抛。
登甘露寺。唐代。周繇。 盘江上几层,峭壁半垂藤。殿锁南朝像,龛禅外国僧。海涛摏砌槛,山雨洒窗灯。日暮疏钟起,声声彻广陵。
甘露寺东轩。唐代。周繇。 每日怜晴眺,闲吟只自娱。山从平地有,水到远天无。老树多封楚,轻烟暗染吴。虽居此廊下,入户亦踌蹰。
甘露寺北轩。唐代。周繇。 晓色宜闲望,山风远益清。白云连晋阁,碧树尽芜城。少静沙痕出,烟消野火平。最堪佳此境,为我长诗情。
白石潭秋霁作。唐代。周繇。 潭心烟雾破斜晖,殷殷雷声隔翠微。崖蹙盘涡翻蜃窟,滩吹白石上渔矶。陵风舴艋讴哑去,出水鸬鹚薄泊飞。秋霁更谁同此望,远钟时见一僧归。
题金陵栖霞寺赠月公。唐代。周繇。 明家不要买山钱,施作清池种白莲。松桧老依云外地,楼台深锁洞中天。风经绝顶回疏雨,石倚危屏挂落泉。欲结茅庵伴师住,肯饶多少薜萝烟。
嘲段成式(一作广阳公宴)。唐代。周繇。 蹙鞠且徒为,宁如目送时。报仇惭选耎,存想恨逶迟。促坐疑辟咡,衔杯强朵颐。恣情窥窈窕,曾恃好风姿。色授应难夺,神交愿莫辞。请君看曲谱,不负少年期。
送江州薛尚书。唐代。周繇。 匡庐千万峰,影匝郡城中。忽佩虎符去,遥疑鸟道通。烟霞时满郭,波浪暮连空。树翳楼台月,帆飞鼓角风。郡斋多岳客,乡户半渔翁。王事行春外,题诗寄远公。
津头望白水。唐代。周繇。 晴江暗涨岸吹沙,山畔船冲树杪斜。城郭半淹桥市闹,鹭鸶缭绕入人家。
以人参遗段成式。唐代。周繇。 人形上品传方志,我得真英自紫团。惭非叔子空持药,更请伯言审细看。
看牡丹赠段成式(柯古前看吝酒)。唐代。周繇。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逡巡又是一年别,寄语集仙呼索郎。
春词二首 其一。明代。钱逊。 宿霭溟蒙曙色新,牡丹凝露晓妆匀。楼台乳燕轻翻雨,帘幕游丝不动尘。黄鸟唤醒中酒睡,绿窗愁损惜花人。软红深径香埃里,走马题诗正及春。
天仙子。宋代。张元干。 命赋长短句,乃得天仙子,写呈两公,末章并发一笑楼外轻阴春淡伫。数点杏梢寒食雨。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惊见此花须折取。明日满城传侍女。情知醉里惜花深,留春住。听莺语。一段风流天赋与。
鱼不食四首送柏山 其三。明代。张子翼。 鱼不食,倚江皋。起弄山月霜天高,商歌激烈声长号。仰俯天地此生豪,钓出三山系六鳌。君不见磻溪子,鹰扬八十奋时髦,何如东海趁春涛。
大都即事六首 其一。宋代。张宪。 平章桥上日,光禄寺前春。杨柳绿垂地,桃花红照人。粉香迷醉袖,草色妒行轮。屠狗悲歌者,空埋泉下尘。
赠功成将。唐代。方干。 定难在明略,何曾劳战争。飞书谕强寇,计日下重城。深雪移军夜,寒笳出塞情。苦心殊易老,新发早年生。
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唐代。许浑。 碧树苍苍茂苑东,佳期迢递路何穷。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秋草中。门掩竹斋微有月,棹移兰渚淡无风。欲知此路堪惆怅,菱叶蓼花连故宫。
赠武昌太守夏少明诗六章。魏晋。陆机。 一章穆穆君子。明德允迪。拊翼负海。翻飞上国。天子命之。曾是在服。西踰崤冈。北临河曲。二章尔政既均。尔化既淳。旧污孔修。德以振人。雍雍鸣鹤。亦闻于天。释厥缁衣。爰集崇贤。三章羽丁既奋。令问不已。庆云烟煴。鸿渐载起。峨峨紫闼。侯戾侯止。彤管有炜。纳言崇祉。四章既考尔工。将胙尔庸。大君有命。俾守于东。允文允武。威灵以隆。之子于迈。介夫在戎。五章悠悠武昌。在江之隈。吴未丧师。为蕃为畿。惟此惠君。人胥攸希。弈弈重光。照尔绣衣。六章人道靡常。高会难期。之子于远。曷云归哉。心乎爱矣。永言怀之。瞻彼江介。惟用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