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在近代川渝传统文人中,乃一流大文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
赵熙一生勤学,读书不倦。家有藏书数千卷,多精心评点,今成都草堂藏有赵评点杜诗四部。其文章骈散俱精,以散文为多,尚存有成都草堂、峨眉山、乐山乌尤诸寺碑文。赵诗学古最精,运用最活,兼擅古体与律、绝,尤精五律。赵熙博学多才,抱负远大,却无法在当世施展,就寄情于山水之间。曾五去夔巫,一登嵩山,一游西湖,五游峨眉,共宜“为诗载蜀山蜀水之青碧而出也。”一生作诗3000余首,解放初郭沫若自任部分印费,在上海倡印《香宋诗前集》上下册,录诗1300余首。四川又出版《香宋诗钞》,录诗500首。《香宋词》313首,则于民国7年(1918)即刻版印行。人谓“香宋词人,禀过人之资,运灵奇之笔,刻画山水,备极隽妙,追踪白石,而生新过之”,可谓知言。
赵熙书法,字体秀逸挺拔,融诸家为一体,时人称“荣县赵字”。民国2年(1913),成都少城公园建立“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赵为书写碑名于西南。偶亦作画,喜山水小品,颇富诗情。
民国8年,赵熙主持修纂《荣县志》,任总纂。该志共十七篇,附图表数种。
民国《荣县志》行文严谨得体,反映了荣县社会实际,并加以标点断句,事为创举,被誉为巴蜀名志而获得广泛赞誉,为荣县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绝顶望雪山。近现代。赵熙。 兹山横地脊,一白界天光。雪外知何国,峰尖划彼苍。遗编探博望,循路认巴塘。日落无人处,黄金镀大荒。
风语关人,诗心化劫,维摩甘认灾星。小偈吹香,护花字字金铃。
鲍家倘唱秋坟句,累故人、怎草新铭。讳风前、脉脉盈盈,春水干卿。
庆春泽 休庵审予致疾之由,秘不示人,惧传之徒取谑也,词有佛心,戏和以忏此厄。近现代。赵熙。 风语关人,诗心化劫,维摩甘认灾星。小偈吹香,护花字字金铃。鲍家倘唱秋坟句,累故人、怎草新铭。讳风前、脉脉盈盈,春水干卿。李阳秪作冰山倚,算瑶台露气,多谢飞琼。一呷情波,风流险卜它生。客来此后将茶代,任小鬟、声不停筝。笑侬家、真个春禅,身毒曾经。
南浦 别江楼送者诸君子。近现代。赵熙。 花外小红楼,古今来、堆得离愁多少。唐代辘轳声,吟香地、元九韦皋曾到。枇杷翠晚,玉人魂断生秋草。留与阳关三弄笛,楼下绿波双棹。元戎小队郊坰,置行厨、丛桂香中更好。转柁秀山光,平羌上,换尽年年怀抱。壶天尚早。大旗落日红霞照。燕子生涯如客样,一醉一番人老。
解语花。近现代。赵熙。 凉云透绿,画阁延秋,人病壶天醉。寿华卮里。苏堤路、一舸闹红犹记。衣香舵尾。西子样、南高眉翠。楼外楼、山外青山,领尽杭州味。门对钱塘江水。望西兴红树,潮信风起。驾涛新里,潜庵在、共数欧阳遗事。三秋桂子,果送到、冬青无地。荷又花、人化长星,嗟万方如此。
东风第一枝 山公梅信。近现代。赵熙。 十斛松风,小春梅月,数椒红萼新吐。雁传一阙清歌,人坐万山寒雨。暗香疏影,早妆就、林家新妇。问几生、修到仙香,簪到翻书人否。清梦入、石湖烟浦。香雪海、是侬吟处。夜寒皴玉谁温,照得月明万古。苍苔白鹤,漫惊起伤春情绪。愿种遍、石室青城,头白待君为主。
月中桂 八月十四夜月,介庵韵。近现代。赵熙。 又老三年,记中秋未中,酒半伤别。花潭梦冷,是一般归燕,西风如客。小山丛桂发。认不定秦时旧月。休说人间世,青天碧海,呼影醉瑶席。姮娥近应犹昔。问河山镜里,今是何夕。狼星扫未,到八荒无事,乌头先白。露凉知夜久,伴角枕、新添鬓雪。渐渐乌云上,情知雨声催曙色。
猫儿峡。近现代。赵熙。 乡中往往讳言虎,地是古志毛虫处。兹山嶙嶙唤作猫,奇哉江津此门户。高逾江面知几里,刀截悬崖无寸土。年深注水作肉色,铜锈瓜皮结钟乳。自泸州下多小山,惟少岷山天一柱。翩翩小儿穿绿衣,突遇黄斑耸肩股。大抵论山如论文,第一雄奇次媚妩。以此问猫猫不驯,铜官驿前驾飞橹。
澈庵招游北楼二首。近现代。赵熙。 古寺凭江郭,高楼感众阴。时危万里仄,思苦百年深。半醉天难问,多材陆岂沉。迢迢独行者,珍重吕粱心。
纪事十一首 其三。近现代。赵熙。 海风吹处尽浮云,月蚀瑶台色色昏。谁识卅年辛苦力,老来含泪入斯门。
送陈上思州守。明代。罗洪先。 金川少年称俊儒,闭户读书形欲癯。白雪高歌国色丽,青天失意泥途俱。平生岂乏万言策,知已希闻三吐哺。瑶柱哀音调别鹤,红尘汗血随盐车。忆昔相逢孺子湖,湖上深林啼鹧鸪。客窗忍把冯驩铗,秋风且钓张公鲈。别来十年身不孤,传闻一鸣惊帝都。贾谊无缘白玉署,班生空赋黄金铺。除书典郡向何所,蜃雨蛮烟朝至晡。但见汉界表铜柱,已携湘怨过苍梧。苍梧铜柱开雄图,风流四海本不殊。世间云雨多反覆,天上杏桃今有无。一袍尚恋故人德,五品且剖诸侯符。星槎八月下南海,千金骏足鸣交衢。出关班超矢白发,守浦孟尝还彩珠。尽将来日报天子,不负明时为丈夫。
燕。唐代。郑谷。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文章。宋代。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后夔不复作,千载谁与期?
谢顾惠嵓园亭宴集 其二。明代。方献夫。 泉寺清何假,湖溪乐未央。琴箫幽洞合,花竹远亭芳。未遇赤松子,先登绿野堂。多君歌舞意,怀抱竟难忘。
送崔拾遗峒江淮。唐代。戴叔伦。 九门思谏议,万里采风谣。关外逢秋月,天涯过晚潮。雁来云杳杳,木落浦萧萧。空怨他乡别,回舟暮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