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赓笙(1869-1955),号咽冰,江西省湖口县三里乡上杨村人。十二岁时读完《十三经》,十八岁考中秀才,又入白鹿洞书院就读,被选送入京师国子监深造。他目睹清朝政治腐败,放弃功名,从事民主革命。经徐秀钧介绍,进入江西大学堂,学习新学,在校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李烈钧担任江西都督,成立省议会,杨赓笙担任都督府高级顾问、省参议员。
1912年“二次革命”前夕,李烈钧前往上海,参加孙中山召开的国民党要员会议,商量讨袁事宜。叮嘱杨赓笙到湖口作讨袁准备。同年7月12日李烈钧回到湖口。江西省议会开会推举李烈钧为讨袁总司令,即日在湖口成立讨袁总司令部,任命杨赓笙为总司令部秘书长,负责撰写“江西讨袁总司令檄文”。这次湖口起义,由于寡不敌众,遭受失败。随即秘密逃至日本东京,在头山满家里谒见孙中山,报告“湖口起义”情况,孙中山对他殷切慰勉,并留在身边,协助改组国民党。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东京召开大会,宣布将国民党改为“中华革命党”,赓笙首先遵照规定,按上指模加入中华革命党,并建议将誓词中“服从党魁”的“魁”字改为“纲”字,深受孙中山赞许。
1914年,杨赓笙受孙中山派遣,赴南洋群岛从事革命活动,组建中华革命党南洋支部,担任书记;创办《光华报》、《苏门答腊报》,向华侨宣传革命,并以柳茹雪笔名发表长篇小说《双心史》,揭露袁世凯的罪行。同时筹募革命经费。1916年1月,赓笙将所募集巨款,亲自交给云南护国军政府。蔡锷将军在五华山光复楼设宴欢迎,并在席间致词:“上次湖口首义讨袁,咽冰先生在台前;这次护国讨袁,咽冰先生在幕后,咽冰先生功劳都是很大。”1923年,孙中山在广东重建元帅府,杨赓笙赴穗,充任总统府咨议、元帅府参议等职。
初入冯幕感赋。近现代。杨赓笙。 大将军有古人风,礼士尊贤意最浓。真相敢符齐景马,虚声愧属叶公龙。从戎久薄弹长铗,问客何能扣哑钟。此日执鞭兼执笔,为公草檄镇顽凶。
谒先烈徐锡麟墓。近现代。杨赓笙。 入官头角便峥嵘,霹雳全教薄海惊。碧血一腔催后觉,黄花三月继先声。拚将赤手歼胡祚,取出丹心照皖城。今日纪功多制像,似应金铸首先生。
大观楼题壁二首 其二。近现代。杨赓笙。 西南名胜数滇池,岸帻披襟喜不支。几处闲亭存古迹,一川小艇漾清漪。灵钟金碧人皆杰,术乏丹青我有诗。何必蠡湖匡阜去,此间风物亦相宜。
吊秋女士墓。近现代。杨赓笙。 不甘汉族久沈沦,慷慨捐躯女子身。秋雨秋风临难日,好山好水祀佳人。雄心能下谭人凤,巨眼惟知徐锡麟。底事墓门依两小,也容妓妾作芳邻。
赞冯将军三首 其一。近现代。杨赓笙。 国有垂危势,天无悔祸时。岳家军已矣,曹社鬼谋之。物议訾降表,人心盼义师。果然逢大树,蔽日列旌旗。
谒岳王墓。近现代。杨赓笙。 涅臂盟心骨已枯,尚留双冢耸西湖。千秋正气钟于是,八月胥涛怒有馀。枭獍竟逢南渡主,熊貔翻为北庭诛。寝宫恰面吴山立,那许人图立马图。
赞冯将军三首 其二。近现代。杨赓笙。 遮莫人心死,亡秦三户多。草予民族檄,倒彼逆军戈。武乡出师表,文山正气歌。乾坤犹未坏,公理不销磨。
赞冯将军三首 其三。近现代。杨赓笙。 赫赫威名著,旌旗踞上游。应时悬帅印,为国赋同仇。箭射天边日,鞭投海上流。铙歌声满地,还我旧金瓯。
书愤五首 其二。近现代。杨赓笙。 误尽苍生信若人,非袁莫属复非陈。寸为赘婿槟榔屿,毒及盟兄胡汉民。满腔经纶在权利,全身柔媚表精神。时而合作时分裂,荒谬如君世绝伦。
书愤五首 其一。近现代。杨赓笙。 天教邪佞作公侯,覆雨翻云万众羞。往事跳坑曾露尾,大名填海早低头。晚绳祖武明汪直,老学儿臣刘彦游。记得先生遗札语,快刀处置乱麻不。
秋夜书怀。近现代。杨赓笙。 家国谁怜创造难,江声呜咽水潺湲。纤儿争欲为刘豫,敌寇何堪见伯颜。白下风流云散尽,苍生火热水深间。伤心一样西湖景,岭上华堂建半闲。
感事书愤五首 其四。近现代。杨赓笙。 苍苍底事此安排,傀儡齐登大舞台。虎踞龙蟠王气歇,天罡地煞鬼门开。浑志附逆干刑典,翻说穷兵是祸胎。世交贪污言不尽,中华拍卖信奇哉!
大树将军负怪名,者番攘臂却欢迎。群阴构难天昏黑,一电宣言地震惊。
早识纤儿为祸种,耻依当局作盟兄。而今俯顺全民意,帅印高悬细柳营。
报载冯焕公出任民众抗日军总司令感赋七律两首 其一。近现代。杨赓笙。 大树将军负怪名,者番攘臂却欢迎。群阴构难天昏黑,一电宣言地震惊。早识纤儿为祸种,耻依当局作盟兄。而今俯顺全民意,帅印高悬细柳营。
感事书愤五首 其五。近现代。杨赓笙。 尤物天生必祸人,倾城哲妇古今闻。汉奸鬻国汪精卫,臣妾签名陈壁君。事主比肩还比翼,怜卿为雨复为云。不知曾醒何时醒,一读华侨讨贼文。
腰间干莫久摩挲,反日争挥鲁氏戈。敌焰遏将新大陆,国魂招自旧辽河。
眼中疆土沧桑感,塞上英雄敕勒歌。十万横磨酣战际,血痕应比泪痕多。
报载冯焕公出任民众抗日军总司令感赋七律两首 其二。近现代。杨赓笙。 腰间干莫久摩挲,反日争挥鲁氏戈。敌焰遏将新大陆,国魂招自旧辽河。眼中疆土沧桑感,塞上英雄敕勒歌。十万横磨酣战际,血痕应比泪痕多。
怀旧三首 其一。近现代。杨赓笙。 将星天降李西平,戏下雄才数石城。卅六军人张后劲,八千子弟树先声。素丝苦被污蝇点,末路堪怜走狗烹。从古国家开创日,尽多功罪不分明。
次韵徐爽见寄。唐代。胡宿。 五两青丝帝渥深,平时可敢叹英沈。侏儒自是长三尺,澼纩都来直数金。寂寞死灰人丧偶,婆娑生意树交阴。年来想见琼枝色,久梦蘧蘧到竹林。
梁园歌,送河南王说判官。唐代。岑参。 君不见梁孝王修竹园,颓墙隐辚势仍存。娇娥曼脸成草蔓,罗帷珠帘空竹根。大梁一旦人代改,秋月春风不相待。池中几度雁新来,洲上千年鹤应在。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当时置酒延枚叟,肯料平台狐兔走。万事翻覆如浮云,昔人空在今人口。单父古来称宓生,只今为政有吾兄。輶轩若过梁园道,应傍琴台闻政声。
雨宿偏岩子。清代。陈遹声。 舟人知风雨,泊舟偏岩子。日脚漏微红,电光闪黯紫。茅屋两三家,大风撼不已。山川杳霭中,云树模糊里。行人擎破伞,唤渡候江汜。渔父棹船来,披蓑卖鳊鲤。米颠坐泼墨,一幅好山水。
长兴熊坛石令君席上。明代。董其昌。 访隐到江潭,招携过水南。绿蓑怀往迹,白马纵高谈。震泽君吞九,中牟我得三。宵分灵雨至,罨画半拖蓝。
泛舟。元代。张仲深。 出门看青山,迓此千里客。东皋载我舟,摇摇入州郭。日暮江流长,坐永天宇阔。悠然增伟观,变化何倏忽。云度山尾青,雨洒江面白。神工不可测,片月水中发。
上富春滩。宋代。韩淲。 唤得扁舟一叶轻,钓台波上夕阳明。固宜烟鸟知人意,只为云山识我情。篷日午前虽较热,帆风晚后却尤清。吾庐更在楚溪口,归卧北窗听竹声。
恣遨游,适情性,明月清风随所咏。安能呼起谢元晖,相从得句澄江净。 其五。明代。陈烓。 夜将半,潮正平,儿童告我玉壶倾。宾主分携各归去,犹有隔江渔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