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种竹(以下次陈锦衣廷用韵)。明代。李东阳。 石栏沙路雨声干,为欠萧萧一两竿。深带土膏从地底,暝移茅屋过江干。方于辰日依时种,影待晴天拂翠看。试倚蓬窗听疏密,布袍沾尽不知寒。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三。宋代。司马光。 吴酿木兰春,红鲈白锦鳞。玉盘聊下箸,初识紫丝莼。
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唐代。杜牧。 笙歌登画船,十日清明前。山秀白云腻,溪光红粉鲜。欲开未开花,半阴半晴天。谁知病太守,犹得作茶仙。
一枝春 梅雨闷人次草窗酒边闻歌韵。清代。杜文澜。 树转晴光,逗纤云、又著丝丝残雨。芳辰细数,误了听莺佳绪。文园病起,渐消瘦、柳嫣花妩。幽径里、风约帘波,剩得篆烟浓聚。纹纱网虫牵处。怪兜红挂绿,都成情缕。闲熏麝鼎,润缓旧时琴谱。梅阴倦枕,怕香梦、暗招春妒。空自倚,邀月东阑,笑和燕语。
丙戌登第有作。明代。黄仲昭。 雷奋春声动九区,群龙变化上云衢。奎躔午夜文星聚,日驭中天瑞彩扶。经济未能攀董策,姓名深愧滥齐竽。平生一片丹心在,拟献君王赞庙谟。
即事有怀二首。宋代。刘宰。 千山收宿霭,一气蔼金行。爽吹舒澄碧,晴晖丽太清。徘徊望前岭,徒倚步南荣。为问莼鲈客,何须身后名。
集子静水明楼听歌仍和散木韵。明代。袁宏道。 百亩春兰盖碧畦,玲龙且莫唱黄鸡。青丝屡罥鸳纹水,红袖频麾燕嘴泥。岘石坡前山简客,天花场上净名妻。千枝万朵黄家去,听取娇莺恰恰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