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禹卿冯拙斋游八公洞循招隐寺归。清代。姚鼐。 润州山雄如战马,骈饮江中尻未下。长波漂尽百兴亡,古泪登高谁不洒。不知更有南山南,叠嶂云关塞平野。初穿幽谷琅玕八,却听细窦珠玑泻。阴阴鸟语万朱樱,寂寂僧居十兰若。两君梵行正清修,伴我萧閒如结夏。未须不二问维摩,风磬一声言自寡。空阶久坐袂生寒,小嶂试登筇可舍。更斟虎跑甘如乳,重过竹林青没踝。岂徒公辈爱家山,我亦淹留为白社。江风吹面迓归途,还八喧声攒万瓦。
送许屯田。宋代。彭汝砺。 君尝治浮梁,德爱均父母。黎明令一出,百里无敢侮。黠吏窜狐鼠,惠爱沾农亩。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因官射利疾,众喜君独不。父老争叹息,此事古未有。君尝速我饮,漓薄祇村酒。君举长满觞,我畏不濡口。京师晚相值,相笑俱老丑。我欲提君名,四方为奔走。君立掉头去,自谢吾无取。移舟去都门,待水三月久。不一诣权贵,挂席随南斗。庐陵据艰险,狱讼成渊薮。君以一目视,无恶亦无苟。三年最课上,坐冠江西部。我来君及瓜,欲荐嗟掣肘。有才使如君,未见终不售。即听宣室诏,莫爱潮阳守。
山房遣兴。宋代。俞德邻。 三径岚烟护碧苔,地无高下总栽梅。花随流水绕除去,云共好山排闼来。月冷蛙声諠鼓吹,风清蜃气耸楼台。过逢况有侯芭在,白首玄经未足咍。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 其七。宋代。邵雍。 林下狂歌不帖腔,帖腔安得谓之狂。小车行处莺花闹,大笔落时神鬼忙。门掩柴荆阛阓远,墙开瓮牖薜萝香。一般天下难寻物,洛浦清风拂面凉。
龙潭瀑。。黄公渚。 攒峰去天无一尺,两崖争路不容隙。匹练皑皑百丈悬,四叠界破山光碧。吹漂溅沫随风翻,如倒天瓢倾玉液。澄潭方暑飒先秋,恍入冰壶濯魂魄。大声震谷訇雷霆,昼夜奔腾欲穿石。直疑泉源上与天河通,不然何以淙淙不涸自今昔。
同楚友别张伯起幼于兄弟时周公瑕避暑石湖。明代。黎崇敕。 离合吾徒事,何因此别难。游人携紫剑,居士戴黄冠。楚客同分袂,周郎已钓磻。为怜相见少,临发且蹒跚。
惠义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唐代。杜甫。 苒苒谷中寺,娟娟林表峰。阑干上处远,结构坐来重。骑马行春径,衣冠起晚钟。云门青寂寂,此别惜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