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翊(今陕西大荔)人。乔知之之妹。高宗、武后时在世。能诗。其诗曾收入李康成《玉台后集》。事迹据《初唐诗纪》卷六〇。《全唐诗》存诗1首。另《永乐大典》卷六五二三引《玉台后咏》尚存其《新妆诗》1首,《全唐诗》作杨容华诗。以作杨诗为是。
托钵佛山 其一。明代。释今无。 僧贫思仗钵,歛虑向人间。窄路人争过,嚣声我独閒。袖藏曾熟面,门掩尽愁颜。舍卫城当日,如何便返山。
和余教授。宋代。王庭圭。 词高云蔼蔼,笔扫阵堂堂。妙绝江南社,清新乐府章。穷通元自乐,身世两相忘。不下千寻海,焉能得夜光。
春日寄许浑先辈。唐代。杜牧。 蓟北雁初去,湘南春又归。水流沧海急,人到白头稀。塞路尽何处,我愁当落晖。终须接鸳鹭,霄汉共高飞。
报国寺藏经院小阁同师川驹父作二首 其二。宋代。洪朋。 徙倚只阿阁,周遭见此邦。莫鸦翻古木,候雁造秋江。风日双蓬鬓,乾坤一琐窗。真成近僧住,若个寸心降。
文敬闻仁甫在予坐以诗见诧因次韵并柬仁甫。明代。李东阳。 不厌缁尘染素衣,此翁身迹信依依。酒狂不作高阳醉,吟苦从教饭颗讥。犹有舌存非是拙,更无家在莫思归。何须重访东曹隐,风月西坛兴未稀。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袁州州学记。宋代。李觏。 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惟时守令,有哲有愚。有屈力殚虑,祗顺德意;有假官借师,苟具文书。或连数城,亡诵弦声。倡而不和,教尼不行。 三十有二年,范阳祖君无泽知袁州。始至,进诸生,知学宫阙状。大惧人材放失,儒效阔疏,亡以称上意旨。通判颍川陈君侁,闻而是之,议以克合。相旧夫子庙,狭隘不足改为,乃营治之东。厥土燥刚,厥位面阳,厥材孔良。殿堂门庑,黝垩丹漆,举以法。故生师有舍,庖廪有次。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舍菜且有日,盱江李觏谂于众曰:“惟四代之学,考诸经可见已。秦以山西鏖六国,欲帝万世,刘氏一呼,而关门不守,武夫健将,卖降恐后,何耶?诗书之道废,人惟见利而不闻义焉耳。孝武乘丰富,世祖出戎行,皆孳孳学术。俗化之厚,延于灵、献。草茅危言者,折首而不悔;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群雄相视,不敢去臣位,尚数十年。教道之结人心如此。今代遭圣神,尔袁得贤君,俾尔由庠序,践古人之迹。天下治,则谭礼乐以陶吾民:一有不幸,尤当仗大节,为臣死忠,为子死孝。使人有所赖,且有所法。是睢朝家教学之意。若其弄笔墨以徼利达而已,岂徒二三子之羞,抑亦为国者之忧。” 此年实至和甲午,夏某月甲子记。
庄中作。明代。唐顺之。 带郭顷田屋一寻,归耕自许力能任。浮沉袁盎嗤驱狗,廉侈王阳讶化金。贮麦旧庾将易谷,行鞭新禾渐成林。计然七策皆无用,小试经纶底似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