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培源,(1688-1768)字岵瞻,号蒙泉,无锡人。早年曾为人幕府,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授职上元县学教谕。后被派浙江余姚县令、遂安县令,乾隆十七年(1752)告老还乡。工诗词,著有《会心草堂集》八卷。
暮春访云川先生观清明社集南垞诸作亦和一律。清代。吴培源。 春光已过半,风雨滞孤村。无酒作寒食,落花空掩门。旧友怀社曲,嘉会集南园。却喜今诗伯,薪传又有孙。
题听松山人梅花书屋图为丕光作。清代。吴培源。 峭壁摩空如斧凿,一道飞泉九天落。夜烟如雾隔人间,飘渺寒峰隐孤阁。铁斡离奇千百树,雪后霜前吐琼萼。何人结屋此中居,应是谪仙耽寂寞。煮茶声里梦初回,冻合阶除闻唳鹤。山人下笔无点尘,墨痕尽化为烟云。花魂月影绘不得,意超象外传其神。空山夜半清景绝,仙风吹人冷诗骨。挂君西围之素壁,夜夜吟情托寒月。
三川驿伏览座主舍人留题。唐代。杜牧。 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钩。怀恩泪尽霜天晓,一片馀霞映驿楼。
和平政桥。宋代。赵希逢。 潮之距京数千里,长短邮亭几屈指。脚踏富沙路恰分,山傍云飞峰乱起。低头万里瞰长江,如羊很石争跳梁。篙师骈首帽裹黄,舟行如飞电掣光。褰裳浅不比涉洧,舍安就危岂得计。何人鞭石压涛惊,巨川不假舟楫济。俶谋计直凡几缗,千柱津梁谈笑成。遂令深谷化平陆,飞翚直上凌空青。行尽吴头并楚尾,多少风光经眼底。胜绝未有如此桥,虹光映水洞表里。春来雨涨添洪波,波底森森剑戟罗。群鱼拨剌惯砰磕,跃水欲作龙腾梭。未寒石捲浪花雪,清晓日浴金盘赤。更如鏖战万鼓鸣,俯观颜容变行客。人间无限事不平,吞恨饮气那能名。谁能似此翻长舌,日夜怒号如诉声。
寄浙西李大夫四首。唐代。元稹。 柳眼梅心渐欲春,白头西望忆何人。金陵太守曾相伴,共蹋银台一路尘。蕊珠深处少人知,网索西临太液池。浴殿晓闻天语后,步廊骑马笑相随。禁林同直话交情,无夜无曾不到明。最忆西楼人静夜,玉晨钟磬两三声。由来鹏化便图南,浙右虽雄我未甘。早渡西江好归去,莫抛舟楫滞春潭。
泊峨眉亭玩月 其二。明代。区大相。 由来对酒处,高咏渺难闻。万古青天月,清辉殊为君。凄凉同逐客,怅望独离群。盈手犹堪赠,长歌寄碧云。
水调歌头 送徐大山。元代。姚燧。 崇仁送行役,回首十周星。因今常武丞去,衣绣记曾经。西北桃源山峻,东北洞庭春尽,浩浩际沧溟。鄂渚玉薪米,连月雨冥冥。天气佳,殊未暮,莫扬舲。便令绾印迟上,谁夺老槐厅。一语嗟卑乌用,览镜还宜自重,如此鬓毛青。轩冕暮涂看,驭日与鞭霆。
哭李少微三首 其二。宋代。李彭。 评阙汝南旦,穷嗟校尉途。故交非浪哭,吾道恐成孤。往在谈文处,还能步屧无。秋风聊倚杖,草树日疏芜。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其四 莲池。宋代。冯山。 叠叠波纹绿,摇摇雨气香。菱歌谁与发,秋兴似江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