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俶一般指钱弘俶。吴越忠懿王钱俶(929年-988年)公元948-978 年在位。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钱鏐孙,钱元瓘第九子。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的最后一位国王。后晋开元中,为台州刺史,胡进思立他为吴越国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应有功,授天下兵马大元帅。后入朝,仍为吴越国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 年),献所据两浙十三州之地归宋。988年逝世,葬于何地,有二种说法:第一种是洛阳,第二种是苍南。
佛教之缘
钱俶喜佛法,年二十继承王位,即位奉天台德韶大师为国师,并从道潜律师受菩萨戒,号慈化定慧禅师。后周显德二年(955),以慕阿育王造塔一事,铸八万四千小宝塔,中纳宝箧印心咒,广行颁施,世称钱弘俶塔,甚而远传至日本。宋建隆元年(960),复兴杭州灵隐寺,请智觉延寿大师为中兴第一世。又迎请螺溪义寂大师讲‘法华经’,特赐“净光大师”号。复遣使赴日本、高丽求取天台论疏,致令天台教观盛然而起!且于杭州建普门寺,于钱塘建兜率院等。
雷峰塔的故事
与诗情画意、美丽传说无关,雷峰塔原本只是吴越国王钱俶建造的佛塔。
钱弘俶生于杭州,吴越国开国国君钱镠的孙子。钱镠割据两浙时,于境内保国安民,对外则奉中原王朝为正朔所在,殷勤有加。一时间,吴越国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公元947年,钱弘俶继承吴越国王位,继承了祖先留下的繁荣,也继承了祖先留下的遗训,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赵匡胤乱建立北宋后,在宋朝统一全国的政治攻势,为保一方平安,钱弘俶更是倾国所有以事贡献。
钱弘俶毕生崇信佛教,为吴越国王时,在境内广种福田,建造佛塔无数,著名的六和塔、保俶塔皆为其例。
雷峰塔同样只是钱弘俶崇信佛教的体现。
史籍记载
立为吴越王
俶字文德。佐卒,弟倧以次立。初,元瓘质于宣州,以胡进思、戴恽等自随,元瓘立,用进思等为大将。佐既年少,进思以旧将自待,甚见尊礼,及倧立,颇卑侮之,进思不能平。倧大阅兵于碧波亭,方第赏,进思前谏以赏太厚,倧怒掷笔水中曰:“以物与军士,吾岂私之,何见咎也!”进思大惧。岁除,画工献《钟馗击鬼图》,倧以诗题图上,进思见之大悟,知倧将杀己。是夕拥卫兵废倧,囚于义和院,迎俶立之,迁倧于东府。俶历汉、周,袭封吴越国王,赐玉册、金印。
对宋称臣
世宗征淮南,诏俶攻常、宣二州以牵李景,俶治国中兵以待。景闻周师将大举,乃遣使安抚,境上皆戒严。苏州候吏陈满不知景使,以谓朝廷已克诸州,遣使安抚矣,亟言于俶,请举兵以应。俶相国吴程遽调兵以出,相国元德昭以为王师必未渡淮,与程争于俶前,不可夺。程等攻常州,果为景将柴克宏所败,程裨将邵可迁力战,可迁子死马前,犹战不顾,程等仅以身免。周师渡淮,俶乃尽括国中丁民益兵,使邵可迁等以战船四百艘、水军万七千人至于通州以会期。
吴越自唐末有国,而杨行密、李昪据有江淮。吴越贡赋,朝廷遣使,皆由登、莱泛海,岁常飘溺其使。显德四年,诏遣左谏议大夫尹日就、吏部郎中崔颂等使于俶,世宗谕之曰:“朕此行决平江北,卿等还当陆来也。”五年,王师征淮,正月克静海军,而日就等果陆还。世宗已平淮南,遣使赐俶兵甲旗帜、橐驼羊马。
钱氏兼有两浙几百年,其人比诸国号为怯弱,而俗喜淫侈,偷生工巧,自镠世常重敛其民以事奢僭,下至鸡鱼卵鷇,必家至而日取。每笞一人以责其负,则诸案史各持其簿列于廷;凡一簿所负,唱其多少,量为笞数,以次唱而笞之,少者犹积数十,多者至笞百余,人尤不胜其苦。又多掠得岭海商贾宝货。当五代时,常贡奉中国不绝。及世宗平淮南,宋兴,荆、楚诸国相次归命,俶势益孤,始倾其国以事贡献。太祖皇帝时,俶尝来朝,厚礼遣还国,俶喜,益以器服珍奇为献,不可胜数。太祖曰:“此吾帑中物尔,何用献为!”太平兴国三年,诏俶来朝,俶举族归于京师,国除。其后事具国史。
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十二月三十(阳历为948年2月12日)将领胡进思趁吴越王钱弘倧夜宴将吏,发动政变,钱弘倧被软禁,钱俶被胡进思迎立为吴越王。钱俶嗣位三十余年,期间恭事后汉、后周和北宋。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8年),钱俶奉旨入汴梁,被扣留,不得已自献封疆于宋,先后被封为淮海国王、汉南国王、南阳国王、许王、邓王。988年六十大寿,宋太宗遣使祝贺,当夜钱俶暴毙,或有怀疑其被毒杀者,谥号忠懿。
好吟咏,自编其诗为正本集,陶谷为序。今存一首“宫中作”。
传说雷峰塔为钱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
钱弘俶审时度势,遵循祖宗武肃王钱镠的遗训,以天下苍生安危为念,采纳了延寿临终遗言,为保一方生民,采取“重民轻土”之善举,毅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开封,尽献十三州之土,归降宋朝,使宋王朝兵不血刃,成就了一段顾全大局,中华一统的历史佳话。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历史远见和宏大胸怀,实属不易。
钱王纳土归宋后,留给后人的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丽江南城市。
宫中作。唐代。钱俶。 廊庑周遭翠幕遮,禁林深处绝喧哗。界开日影怜窗纸,穿破苔痕恶笋芽。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谢公未是深沉量,犹把输赢局上夸。
仙降。清代。孙原湘。 九疑仙子七香车,亲降羊权处士家。风起路传花气息,日高帘射玉光华。诗才入手眸凝水,酒略沾唇脸泛霞。赢得墙头村妇满,竹篱茅舍见琼葩。
赠王教授归隐。明代。黄衷。 莫寻幽草赋无媒,曾播苏湖化雨来。尘外簪裾还逸客,眼前罗网有遗才。苍茫秋色孤舟发,婉转春光一径开。老我欲从渝水曲,柳花何处读书台。
立秋日上饶郡偶成二首 其二。宋代。洪炎。 平生逃暑饮,病著不濡唇。熨齿甘瓜冷,流匙香粒匀。加餐虽意决,对案已眉颦。却叹廉颇老,犹为善饭人。
妾薄命。明代。王廷陈。 春风转蕙披兰,高台曲榭中连。经堂入奥张筵,秦筝赵瑟俱前。鸣弦度曲双妍,轻奉纨袖衽。宛若游龙翔鸾,翠盘金爵阑干。呈能角技为欢,种种厌射更端。眼看阳景西驰,高张兰烛承晖。车倦马怠不辞,但歌不醉无归。夜深坐促尊移,含悰送意向谁。众中色授君知,愿言并蒂双栖。恶闻易别轻离,伫立不胜彷徨。独宿寤言难忘,何以报君明珰。起视银河烂光,牛女咫尺相望。终夜不成报章。
儒释。明代。释函可。 儒释虽云异,天涯放逐同。五车开道路,一棒击虚空。梅州惭妙喜,蜀国失文翁。敢谓天将丧,应知吾道穷。
何德器寄道州怪石。宋代。曾几。 一去春陵郡,天星几度回。身今镜湖住,山自道州来。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是谁营致此,石友似陈雷。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扁鹊见蔡桓公。先秦。韩非。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