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妙峰庵石壁。清代。樊太复。 一杖曾携到酒泉,近来偏只伴枯禅。明朝准向兰陵去,花雾濛濛稳醉眠。
酬髯翁寄怀韵。清代。樊太复。 兀坐书窗最寂寥,忽闻天外度琼箫。谁将三寸生花笔,自写新诗一叶蕉。
题斋壁四首 其一。宋代。陆游。 二十馀年此结茆,园公溪父日论交。风翻半浦乱荷背,雨放一林新笋梢。隔叶晚莺啼谷口,唼花雏鸭聚塘坳。出门行罢还无事,借得丹经手自抄。
步月风幡湖上有怀叶男兆中丞。宋代。何亮。 晚经湖上暑全消,星斗疏明夜寂寥。玉兔不辞终夕杵,银河应就早秋桥。南飞乌鹊巢难定,北向青骢路正遥。今日风幡湖上月,美人何处共吹箫。
和澹归韵九首 其三。明代。释今无。 十载龙堆泣大霜,至今无计避行藏。鲸归碧海事还有,僧老青山信又荒。对我崎岖看怪石,愁人曲折是鸣螀。吟魂搅彻浑难寐,百梦无如此梦长。
辛丑年。唐代。韦庄。 九衢漂杵已成川,塞上黄云战马闲。但有羸兵填渭水,更无奇士出商山。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西望翠华殊未返,泪痕空湿剑文斑。
忆天台山。唐代。刘昭禹。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
编剧有感。近现代。罗锦堂。 月照秦淮魂梦遥,夷门旧事未全消。新编一剧桃花扇,写出心头日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