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应球,字桐君,凤山县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凤山县恩贡生。性情耿介,崇尚气节。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起事,同党郭国祯强行召募,郑不从,夜晚携妻子遁逃而去。招募者遍寻不著,怒焚其屋,尽为灰烬。朱一贵事件平定后,巡抚张伯行荐举为孝廉方正,婉拒不赴。主掌县书院教席长达十馀年,有益地方文教甚多,年近八十而逝。
节妇郑氏诗。清代。郑应球。 杀身取义古为程,世上浮云一羽轻。松柏自能留正气,杨花终不是芳名。青丝半缕悬寒月,碧冢双封吊暮鼪。今日使君题赠尔,乌衣门巷觉峥嵘。
龟山晚眺。清代。郑应球。 龟山日色冷长空,竹杖行吟醉晚风。诗句都从閒里得,物情好向静时穷。清潭照影澄云白,老树彫霜坠叶红。可是逢秋悲宋玉,暮蝉环噪蕊珠宫。
移家。清代。郑应球。 淡泊无营意自宽,移家东郭近林峦。鸟吟白日春前树,人整青山竹外冠。张老已知成室美,渊明但取敝庐完。由来物理难齐论,聊借鹪鹩信所安。
和宋明府村夜原韵。清代。郑应球。 世事浮沈付酒尊,海蟾高挂到衡门。身依竹节常分影,梦绕花须欲断魂。灯下书声乾宿蠹,耳中蛩语失悲猿。怜才独有使君在,频檄诗篇过草垣。
客有见过者既去喟然有作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鬓毛俱白尽,事不补秋毫。去死今无几,归耕何足高。已如陶止酒,徒劝屈餔糟。惟有沧溟去,扬帆观雪涛。
游鹤楼。明代。李孙宸。 结楼仍世境,高敞与云期。山翠层层拥,霞光面面垂。凉风纳虚牖,爽气逼平池。时有吹笙过,空中鹤可骑。
洛游燕赵怀古 其六。明代。陈仁锡。 茕茕满目挂征鞍,母在肯教襁褓残。今日路旁皆孝子,身寒不敢泣衣单。
浴日亭。明代。彭遇。 弥明道士罗浮来,夜半重登浴日台。山月影随藤杖去,菊花香伴酒杯开。鲤鱼风落南溟小,铁狗云深北岭嵬。莫谓韩苏人已远,手碑犹自未封苔。
过石山站怀林大搢。清代。戴亨。 石山古驿众山前,沽酒邮亭握别年。几日归来重驻马,断蓬衰柳锁寒烟。
寄谷山长老。唐代。齐己。 游遍名山祖遍寻,却来尘世浑光阴。肯将的的吾师意,拟付茫茫弟子心。岂有虚空遮道眼,不妨文字问知音。沧浪万顷三更月,天上何如水底深。
洛江行送业师。明代。蔡清。 我有先生学行独不群,籍籍声华动八闽。我窃绪馀尚一荐,嗟吾先生兮始自贡途充国宾。先生不见伊吕当年无科第,自有功名万古新。困龙若际风云便,方潭勺水可腾身。虽然先生早了环中趣,否泰由来都是春。此行如遇成都卜,只问忠与孝,不问屈与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