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嶷[唐](约公元七四一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开元末前后在世。工诗,有侠气。开元十五年,(公元七二七年)登进士第。官左武卫录事。嶷诗今仅存六首,《全唐诗》殷墦称其鲜洁有规矩。
林园秋夜作。唐代。李嶷。 林卧避残暑,白云长在天。赏心既如此,对酒非徒然。月色遍秋露,竹声兼夜泉。凉风怀袖里,兹意与谁传。
读前汉外戚传。唐代。李嶷。 人录尚书事,家临御路傍。凿池通渭水,避暑借明光。印绶妻封邑,轩车子拜郎。宠因宫掖里,势极必先亡。
杂曲歌辞。少年行三首。唐代。李嶷。 十八羽林郎,戎衣事汉王。臂鹰金殿侧,挟弹玉舆旁。驰道春风起,陪游出建章。侍猎长杨下,承恩更射飞。尘生马影灭,箭落雁行稀。薄暮归随仗,联翩入琐闱。玉剑膝边横,金杯马上倾。朝游茂陵道,暮宿凤凰城。豪吏多猜忌,无劳问姓名。
淮南秋夜呈周侃(一作呈同僚)。唐代。李嶷。 天净河汉高,夜闲砧杵发。清秋忽如此,离恨应难歇。风乱池上萍,露光竹间月。与君共游处,勿作他乡别。
登三仰峰。明代。傅汝舟。 武夷多奇峰,高者是三仰。丹崖更安排,不独似悬榜。千步覆石廊,曲折复下上。岩楼开谽谺,面势极㝩㝗。倾曦独照曜,乱石互罗网。中有碧海桃,倒悬不盈丈。叶落根自蟠,千岁无复长。睹兹神理功,吊古忽然惘。药炉吹死灰,葛翁亦长往。难闻白鹤音,徒结紫霞想。平生岩穴心,眷此㨿昭朗。
眼儿媚 过华湖。明代。丁奉。 芦苇萧萧奏轻,烟雨隔南洲。小航冒冷,孤帆披湿,一路吟讴。闲人俨似天随子,幽兴五湖秋。相知只在,渡头渔叟,沙嘴眠鸥。
恭谒台岳桐柏观纪事。宋代。谢伋。 拜恩散号在兹地,乘兴真游驾小车。拥笏朝真香火罢,虚明庭院静无哗。按图默记金声赋,意气直欲登仙槎。龙渊三井液膏乳,琼台双阙飞云霞。玉堂珠阁不可到,山灵勒回因念差。金壶龙检世已远,五千漆字犹堪夸。如今丹笔已漫漶,风日暴炙元无遮。元公丰碑压千柱,择木小隶湮尘沙。丈人巾屦青松下,道士瓯蚊随倾茶。谓予读敕见陈请,州贴次第来幽遐。了知君心弃符竹,不敢复献旌节花。我今便欲老岩谷,亦不求枣大如瓜。洗心脱然去尘累,不慕盛丽并纷华。黄衣青藜或可遇,愿授竹简观聱牙。人生信是行乐耳,岂复自慁同池蛙。兹行已占平生胜,后来游观宁复加。清兴不极尚忘返,长天日暮空咨嗟。
皇太后六旬万寿圣诞诗 其三。清代。曾广钧。 中兴卅载垂帘政,宵旰忧勤应万机。道可褰裳收綵仗,即从屏角见宫衣。毅皇遗憾收西域,今上英谟救室韦。同荷慈猷绥寓县,廓清六幕正璇玑。
投寄旧知。唐代。韦庄。 却将憔悴入都门,自喜青霄足故人。万里有家留百越,十年无路到三秦。摧残不是当时貌,流落空馀旧日贫。多谢青云好知己,莫教归去重沾巾。
意溪访陆处士故居四首 其三。清代。丘逢甲。 孤忠异代挹清芬,落拓生涯号隐君。半亩墓田孙傍祖,菜花黄上相公坟。
咏梅三十首 其十三 蟠梅。元代。冯子振。 屈干回枝制作新,强施工巧媚阳春。逋仙纵有心如铁,奈尔求奇好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