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璩(1130年―1188年),字润夫,初名赵伯玖,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秉义郎赵子彦的儿子。宋高宗绍兴六年(1136年),年七岁,被选入宫,由吴皇后抚养,赐名璩,除和州防御使。后改保大军节度使,封崇国公。绍兴十五年(1145年),加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就外第。绍兴二十二年,加恩称皇侄,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置司绍兴府。宋孝宗即位后,授少保,改静江军节度使。累章乞闲,改醴泉观使。淳熙十五年(1188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追封为信王。
送张达道还山。宋代。赵璩。 賸借红尘一日閒,有劳妙语彻幽关。岂知隐几如南郭,也愧移文向北山。有意清风怜我在,无心孤月伴君还。三茅若问今消息,为报逍遥天地间。
夜坐示友。唐代。唐彦谦。 夜久烛花落,凄声生远林。有怀嫌会浅,无事又秋深。黄叶归田梦,白头行路吟。山中亦可乐,不似此同襟。
瑞峰寺。宋代。刘克庄。 寺在高山顶,天寒偶一登。孤僧营粥饭,诸佛阙香灯。潮落洲分派,林疏塔见层。危栏宜老眼,欲去几回凭。
作乐导水 其十八 水口听琴。元代。许有壬。 幽栖长物一张琴,时对清流自写心。老子兴阑童子去,月明悬溜有馀音。
观海亭。明代。梁有年。 岩峦千叠拥遐荒,迤逦边城尽海阳。春日舒迟容客醉,晴波浩渺见天长。苔封古堞凭谁筑,云护关门属我防。往事兴亡君莫问,万年混一正垂裳。
前韵再和章君塍粟四首 其四。清代。祝廷华。 白酒黄鸡曾有约,故人相对笑颜开。江山惨淡愁难去,风雨纵横客自来。心绪不佳偏唱和,丝桐欲写又徘徊。颠狂落拓休相笑,各任天机夕宴陪。
自蒲赴湖早行作。宋代。晁补之。 小隐幽情薄宦身,五更骑马寿安尘。春如流水行随客,晓与青山气逼人。报国丹心千载事,对花霜鬓一番新。秦吴绝域从来恨,我已能知莫问津。
书梅村诗后。清代。吴祖修。 梦回龙尾醒犹残,重入春明兴转阑。宣去可能如老铁,放归未便戴黄冠。悲歌自觉高官误,读史应知名士难。今日九泉逢故友,西台涕泪几时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