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菊。明代。潘希曾。 采采疏篱满把香,晓筐携得万钱黄。一杯浅泛仍和露,两鬓斜簪半著霜。阴处悬来蜂转趁,风前乾去蝶应伤。床头药笼多收贮,验取仙家却老方。
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赠诗之韵。宋代。杨万里。 论交何必星霜久,白头得似倾盖友。长安市上李将军,挽弓旧不论石斗。只今有子似渠长,清夜读书雪边牖。云端烽烟半点无,怪来将军不好武。遗我骊珠三百颗,字字镌鑱未曾苟。得得且看钱塘潮,莫莫言攀渭城柳。朝家金印斗样大,情知不上书生肘。儒冠多误侬饱谙,毛锥焉用君知否。便应早请终军缨,径须系取单于首。居延蒲类水如天,吹作春风一杯酒。归来冠剑上凌烟,剩作功名落人口。如何收剑许光芒,也趁槐花黄里走。献璞虽真不救胫,绝弦何如只停手。人生匹似风中花,荣瘁升沉岂非偶。与君早赋归去来,名垂万古知何有。不如耳热歌鸣鸣,醉帽欹倾衣不细。诗流唱和秋虫鸣,僧房问荅狮子吼。尽令俗客不妨来,白眼相看勿分剖。
秋雨喜霁。宋代。黄裳。 阳光方接物,阴蔽已开关。水落盈虚定,云收去就閒。菊花窥晓日,松影撼秋山。滞思可乘兴,一联还解颜。
次韵钱塘节士见寄。宋代。李之仪。 平日刳心欲致君,异时携手但论文。兴来只有归田赋,老去何如背水军。占胜已惊无不尽,卜邻应许镇相温。形容岂敢轻酬酢,谢傅风流自出群。
答友人。宋代。王琮。 秋山曾是共登临,感慨兰亭后视今。炎热不过能炙手,笑谈未必到知心。前言衮衮风波去,后钓寥寥岁月深。室迩岂应人自远,酒盟诗社要重寻。
永和宫词廿七首 其二十三。清代。吴伟业。 穷泉相见痛苍黄,还向官家问永王。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野人庐。宋代。苏轼。 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