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直孺,生卒年不详。字少汲,晚号西山老人,奉新(今属江西)人,胡仲尧曾孙。绍圣四年进士,靖康间,知南京,为金所执,不屈,久而得归。高宗朝,擢龙图阁学士,知隆兴府,进兵部尚书。其诗为黄庭坚所赏,著有《西山老人集》,已佚。
胡直孺的胞兄胡僧孺任河北西路提督,属江西名士。胡直孺于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中进士,曾任《九域志》编修官时,为营解元祐党人,四处奔跑呼号。后来迁任监察御史、平江府知府,擢江湖淮浙发运使,入为户部侍郎。当时正值金兵大举南侵,他出谋献策,初战告捷。迁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知南京兼东京道总管。金兵再犯京师,他又被召勤王,勇敢作战,斩敌千余名。第二年,金人燃起更大战火,形成大兵压境之势,而朝中主和派却从中捣鬼,胡直孺所部孤军作战,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直孺不幸被虏。在敌营中,他保持了民族气节,过了很久才得到机会回朝。
宋徽、钦两帝被俘后,宋室南渡,高宗即位。建炎二年(1128年),胡直孺任洪州帅兼知府,冒着政治风险,冲开当时“士子不得挟苏黄稿”的禁令,为诗人黄庭坚征集遗稿。绍兴初,迁刑部尚书兼侍读,在朝论奏十事,高宗非常欣赏,在白团扇上御书杜甫:“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的诗句送他。同时又赐田租八百石,以示对他的倚重。随后又调他做兵部尚书兼擢吏部。可惜的是,他擢升兵部不久就去世了,卒于会稽(今浙江绍兴),谕葬云门白水塘。
著有《生还录》一卷,《西山老人文集》二十四卷,现已失传。胡直孺生有十一个儿子,其次子相,字作仲,因守墓就家于里溪。明正统、景泰间,其十一世有分迁上冯、尉村、后坞。十二世有分迁越城禹迹寺前、横路、妙家桥。
同官倡和用山字韵。宋代。胡直孺。 章句飘飘续小山,古风萧瑟笔追还。海鹏共击三千里,铁马同归十二闲。功业会看钟鼎上,声华已在缙绅间。他年记忆怜衰老,为报西川引一班。
与刘邦直。宋代。胡直孺。 梦魂南北昧平生,邂逅相逢意已倾。楚国山川千叠远,隋堤烟雨一帆轻。我无健笔翻三峡,君有长才肃五兵。同是行人更分首,不堪风树作秋声。
草堂纪事二首 其一。元代。吕诚。 六月四日登草阁,云薄林深暑气消。无赖野莺飞个个,不知风雨一朝朝。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晋献文子成室。两汉。佚名。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要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谓之善颂善祷。
谢计桃源惠孔雀毙于途以尾至。明代。沈周。 珍禽笼万里,未见意先叨。饮啄违尘目,文章剩俊毫。重须论马首,轻敢喻鹅毛。馀采贤郎得,留形上绣袍。
松门。宋代。欧阳修。 岛屿松门数里长,悬崖对起碧峰双。可怜胜境当穷塞,翻使留人恋此邦。乱石惊滩喧醉枕,浅沙明月入船窗。因游始觉南来远,行尽荆江见蜀江。
夏至后苦雨四首 其三。明代。潘希曾。 天漏竟何如,他乡气候殊。身常亲药饵,病不贷妻孥。郡介江淮僻,城依草树孤。东华尘土梦,回首渺川途。
和王兵宪寄秋日诗韵 其二。明代。杨巍。 世事犹能入梦魂,却因多病乞文园。向来三辅论兵地,短剑长缨动塞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