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谠(1134~1216年),字正仲,陈丰(在朝为官)之子,文贤里留浦(今度尾镇帽山村)人。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初任瓯宁主簿、泉州教授等职,后升任右司郎中、殿中侍御史。开禧二年(1206年)宰相朝侘胄兵伐金。陈谠致函劝阻,认为敌势虽弱,未可轻视,收复中应先守御后攻取,方为万全之策,韩置之不理,一意孤行,结果北伐失败。嘉定初年(1208年)他再三告老,致仕后封清源郡候,终年82岁,赠通议大夫。
弹丸山。宋代。陈谠。 地迥山奇怪,神仙喜穴居。百云剜洞巧,五石补天馀。商野幽人梦,周南太史书。心乎爱丘壑,胜概一踌躇。
过溪南韩氏宅。宋代。陈谠。 曾览溪南胜,重来四十年。树如人老矣,山共水依然。香玉纷堆案,晴虹对跨川。吾庐今咫尺,乘兴且盘旋。
十洲亭。宋代。陈谠。 东塘昔号神仙景,亭以洲名世亦稀。山拥髻鬟临水鉴,花铺云锦出天机。好风入座清如濯,古木分行翠欲围。每到冯栏会心处,不知香气袭人衣。
浔阳白牡丹 其一。宋代。陈谠。 玉色天然赛渥丹,亭亭并立倚朱栏。正缘不语偏含思,若使能行却厌看。
浔阳白牡丹 其二。宋代。陈谠。 晓来玉露浥香腮,雪态云裳妙剪裁。不比世情随冷暖,此花端为老人开。
南山。宋代。陈谠。 天造其山,在贵之阳。二十四峰,拔地峭刚。其山维何,如彼玉苍。宅位于离,火德之祥。南山何有,有方其岩。若堂甚夷,若门者三。穹者圆盖,植者羽参。石像天成,匪凿匪劖。陟彼山巅,有洞益奇。南北户通,千里頫窥。伊晋之洪,采荣于斯。丹飞井霤,木润草滋。昔我太宗,云章下贲。于皇仁庙,奎文狎至。岩处有辉,神护孔閟。丕昭圣朝,声化远暨。南山不骞,天子万年。南山不朽,天子万寿。无量惟寿,与天齐久。小臣作诗,永飏于后。
十景园小集。明代。袁宏道。 一门复一门,墙屏多于地。侯家事整严,树亦分行次。盆芳种种清,金蛾及茉莉。苍藤蔽担楣,楚楚干云势。竹子千馀竿,丛稍减青翠。寒士依朱门,索然无伟气。鹤翎片片黄,丹旗榜银字。鳀锦裹文石,翻作青山祟。兑酒向东篱,颓然索清醉。
小箕山赏荷四首 其三。近现代。芮麟。 心是冰霜质是烟,一生爱好住湖边。疏枝压水寒侵骨,浮叶连云绿到天。啼断靓妆犹绰约,飞来绮梦太缠绵。此间入夏香如海,不是鸳鸯不许眠。
陈仲醇小象李是庵所绣也为半查赋。唐代。全祖望。 是庵图绘好,绣丝乃更精。恍然三江上,见兹老鲰生。槁项一布衣,不胫驰高名。万古黄漳海,严事与心倾。得此定非易,乃公未可轻。翻多所著书,身后受詈声。马郎真好事,高阁怀孤清。风流感妙黹,珍重为多情。闲将玉露酒,相对酹南荣。一枝早梅花,洁供在胆瓶。
谢王通叟回文诗。宋代。孔平仲。 北风吹波客桅折,浔阳维舟不敢发。观君和我回文诗,满眼春光破冰雪。山间玉少白石多,造化积英费融结。如君藻思岂易得,姓名卢骆推前列。他人平步取卿相,乃独区区困羁绁。江湖漂泊随断梗,岁月峥嵘逼华发。颓然放肆孰可测,一马固能齐万物。胡琴虽已隔黄壤,宝灯吐燄高于月。人生乐事君得多,谁羡腰金拥幢节。
园葵诗。魏晋。陆机。 翩翩晚凋葵。孤生寄北蕃。被蒙覆露惠。微躯后时残。庇足周一智。生理各万端。不若闻道易。但伤知命难。
怀张太守 其二。明代。吴与弼。 一见寻歌归去来,宁能两地不徘徊。从今遇有东飞雁,剩写新诗慰尔怀。
太常李博士史馆孙秘丞相继奉使浙右博士至郡。宋代。杨亿。 分忧從汉殿,捧诏出萧牆。路入三吴远,舟浮一水长。诗题石门侧,梦彻斗城傍。清晓见云物,依依认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