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逸子山歌。明代。吴宣。 锦花红烂一丝微,打透周家八百几。圭土寒炎弹指换,稼田稊稗转头肥。潮参碣石峰东去,天入阳乌脑上飞。灯火再翻黄帝易,不知何术可垂衣。
杂忆三首 其三。清代。曾习经。 但无言语镇相看,自起更衣怯嫩寒。忆得王孙归较晚,笼花薄月夜阑珊。
潇湘神·湘水流。唐代。刘禹锡。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秋。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芳草露中愁。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三 云。金朝。李俊民。 旱魃将为虐,从龙便出山。人间三尺雨,命罢早知还。
游玉华洞。宋代。杨时。 苍藤秀木绕空庭,叠石层峦拥画屏。混沌凿开幽窍远,巨灵分破两峰青。云藏野色春长在,风入衣襟酒易醒。采玉遗踪无处问,拟投簪绂学仙经。
梅花 其五 雨梅。清代。徐搢珊。 密蕊曾经未绽时,适逢小雨细如丝。想因不爱涂脂粉,净洗冰肌现素姿。
海边见罗邺。唐代。贯休。 清世诗声出,谁人得似君。命通须有日,天未丧斯文。楚木寒连寺,修江碧入云。相思喜相见,庭叶正纷纷。
崔象之携长诗示予且欲以瘿木樽相付作诗谢之。宋代。韩维。 君家瘿木樽,丑怪不可状。自非好事者,弃置等盆盎。作诗一千言,引类何其壮。且思高世士,遗以资雅尚。曰予林壑性,受此颇宜当。我今衰病馀,卷缩就间放。才非时用宜,兹器正相况。敢邀高世名,自触讥与谤。再拜谢佳意,君何授之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