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九。 寂寞空山里,黄昏百怪新。鬼沿深涧哭,狐出坏墙频。小雨俄成霰,孤灯不及晨。开门谢魑魅,我是太平人。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七。 移家入空谷,十口堕荆榛。猛虎欲当路,怪禽如唤人。死生吾有命,幽独自伤神。泉石非无意,终身愧隐沦。
雁山。 乱山无限好,幽径有时迷。石骨秋偏瘦,松梢老却低。天寒闻雁过,月白见乌栖。海上知名地,无人识马蹄。
九峰。 路入溪声壮,秋深树影稀。岫云藏鸟语,松露滴人衣。诗战蜂腰怯,茶分粥面微。胜游殊未厌,肯为夜寒归。
次韵王似之过天台。 彩旆摇霜宿鸟惊,旋将疾苦问民情。从容会历三台遍,謦欬先看数路清。红日尽头思玉阙,赤霞深处见瑶京。信知子晋真苗裔,仙籍还居第几名。
次韵朱承事题丹邱。 白云城郭照通衢,未怕云烟属五湖。万叠暮山屏自展,一江春水练初铺。输他夫子供吟笔,没个闲人与画图。子晋玉箫声已断,不知笙鹤更来无。
寻委羽洞。 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桡。欲寻去路花梢密,争认行云酒浪摇。流水忽随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逡巡不觉东风晚,殆有仙人弄玉箫。
次韵赠段德公。 宦游初谓江南好,不道淹留十载馀。官职任卑终傲世,俸钱虽少尚收书。天台旧俗思重借,于浦同官忍独疏。纵使北归犹识路,滏阳三径近何如。
送方尉还任。 平安耿耿念庭闱,乞假言旋谢式微。应向门前留彩棒,却来堂下舞斑衣。流花洞口春将近,盖竹山头雪已晞。闻说后年官始满,不知重到几时归。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六。 失所尚迁次,江湖信足行。朝廷自多土,天地只孤生。已是无归处,何须问去程。甘心委沟壑,回首恋升平。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五。 草暗迷人迹,山空答履声。夜眠温石去,朝爨束薪行。骨肉长嬉笑,交朋每送迎。回思无事日,已恐是前生。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四。 消息苦无定,转移难预言。起看残月色,行绕乱云根。饿久百骸劣,啼多双眼昏。天涯迷去路,谁为我招魂。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三。 避地绕天涯,艰难两鬓华。逢人唯问贼,有梦只还家。几处看枫叶,今朝见菊花。客衣寒更薄,日暮在平沙。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二。 遥闻乌合辈,数十破钱塘。故是升平久,胡为守备亡。天诛初不暴,贼势尚云张。作过古来有,未宜忧我皇。
避寇即事十二首 其一。 凶贼起何暴,数州俄见残。杀人空骨乱,闻者为心寒。世治官军怯,城孤守吏难。天兵何日到,泪眼望长安。
天台石桥。 咄哉桥畔客,何不向前行。自是君心险,无从此地平。银河千尺到,金剑一棱倾。故我诸缘断,唯闻流水声。
半山庵。 入山须判宿,不宿漫区区。泉脉寻还有,兰香嗅却无。杉高方见直,石怪不成粗。若到三潭顶,归时路更迂。
交翠亭。 地胜多乔木,亭幽阚古墉。春梢经雨合,晚色过烟浓。影落琴书遍,声穿户牖重。鸾栖应不久,枳棘若为容。
避贼书事十三首 其九。 妻儿共一区,日夜谨相守。遥惊白旗来,不觉四散走。汝死吾不知,吾亡汝何咎。隔林闻哭声,相见真成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