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 佛界似仙居,偻台出翠微。浙中山水最,海内衲僧归。草树有真意,禽鱼尽自机。禅房无别事,唯见白云飞。
题仙岩玉桂花。 生在龙居最上层,重重碎玉簇孤藤。灵根旧说宜丹汞,仙种元无到马塍。风过乍疑吹佩响,日笼还似点酥凝。三年刻楮成何事,除却天工人不能。
题山中井泉。 井口依山缺,更无沙砾浑。相传海眼出,久视石碑存。定案星辰位,不多穿凿痕。旱年人尽汲,汲尽复源源。
天育道中。 除将吟卷外,琴与鹤相随。问寺路犹远,入山僧未知。鸟灵巢佛塔,猿饮挂藤枝。陵谷几迁变,道傍横古碑。
唐补阙清风亭。 去国遗忠荩,朝盘托讽深。因知洁已意,亦是爱君心。貌像意全古,子孙贫至今。清风如可继,块土已埋沉。
题扶疏亭竹。 风晴雨雪天,无趣不萧然。影过邻家月,根通石下泉。长因终日看,忆得故山眠。物性今方会,心虚节自坚。
太古元西堂过万寿谒住山肇淮海禅师并简。 老子旧知已,江湖独尔思。此行逢作者,送别若为辞。风雨过春半,诗书滞海涯。心心傥相印,亦足慰衰迟。
蓑衣步。 水浸石根冷,风吹藤叶飞。菰蒲秋影里,长趁钓船归。
太白山观雪。 二十里松声,千山雪未晴。人当绝顶见,吟到此时清。大地球琳满,空林鸟雀惊。老僧观物化,无灭亦无生。
为郑菊山赋斗室。 居然真乐地,跬步亦徜徉。大器何曾局,修程未易量。中天就躔象,吾道即宫墙。万斛泉源在,非徒志秕糠。
松风阁。 地形连斗阁连云,松籁曾经佛祖闻。永夜月明人到少,海光山色自平分。
陟巘心已清,复此风雨蔽。
高人疏凿余,理道颇超诣。
卜筑谐素志,缁侣欣共济。
修竹尚无恙,巢鹤亦数世。
空山岚欲滴。近水石可憩。
春睡朝旭升,夜语孤烛继。
高扁出林麓,先垅记苗裔。
严钟警晨昏,群岫罗扈卫。
身同野鹿游,迹许巢父媲。
蜗角自为雄,蚁磨卒至毙。
靡怀半日羡,讵识终老计。
吾庐并渔村,兴往辄鼓枻。
野衣裁芸荷,败屋粘薜荔。
川陆阻会面,岁月迅流逝。
兹情不可忘,淡交慎勿替。
及时毕婚嫁,即事无芥蔕。
相从丘壑,永使心迹契。
泉石闻斯言,庶以当盟誓。
...松阜弟於宝成寺祖墓之侧营创别业为赋得闲亭。 陟巘心已清,复此风雨蔽。高人疏凿余,理道颇超诣。卜筑谐素志,缁侣欣共济。修竹尚无恙,巢鹤亦数世。空山岚欲滴。近水石可憩。春睡朝旭升,夜语孤烛继。高扁出林麓,先垅记苗裔。严钟警晨昏,群岫罗扈卫。身同野鹿游,迹许巢父媲。蜗角自为雄,蚁磨卒至毙。靡怀半日羡,讵识终老计。吾庐并渔村,兴往辄鼓枻。野衣裁芸荷,败屋粘薜荔。川陆阻会面,岁月迅流逝。兹情不可忘,淡交慎勿替。及时毕婚嫁,即事无芥蔕。相从丘壑,永使心迹契。泉石闻斯言,庶以当盟誓。
松风隆首座住云际禅院。 山门开望海,钟鼓动鱼龙。人具慈悲相,秋生寂寞容。随身唯一钵,留偈别双松。后夜桥西月,支筇失所从。
守岁五首。 儿辈呼卢不计钱,地炉围坐笑声喧。老夫自筭吟边事,栽竹移花近百篇。
省试舟中。 阙下春光近,囊金又一空。霜风欺败絮,星斗隔疎篷。世道谁能挽,妻孥见未同。青灯对黄册,销尽几英雄。
山中遇雨。 草荒泥磴滑,老病厌扶持。雨逐云先后,路随山险夷。天寒禽自浴,屋漏榻频移。吟事愁无绪,梅花意亦悲。
素上人游方。 山深不可见,一锡又云飞。梵译通方语,林霜点衲衣。神闲生境寂,思基入吟微。寒月空相照,何人夜扣扉。
送宋饮冰过四明郡斋。 元戎招士重亲临,喜遂诗书万里心。乍免客愁供帐具,暂停游事戟门深。秋空矫首瞻魁彩,夜烛凭花听雁音。从此文名沧海阔,好风三日到鸡林。
送潘道士。 春渚微茫碧草连,千花飞尽柳飞绵。孤云野鹤生遥思,明月清风共一般。破褐还寻栖阴地,空囊唯乞送行篇。先生自有修真诀,不倚丹砂驻少年。
石窗通人上南游并谒刘后村。 所师交与岛,知已又应难。羽檄边烽急,风霜岁事残。出家忘路远,度海识天宽。文畅浮屠者,当时亦慕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