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庚申事,分明在眼前。讲和如有弊,飞渡定无船。
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酿成亡国恨,一部福华编。
钱塘怀古 其一。唐代。董师谦。 历历庚申事,分明在眼前。讲和如有弊,飞渡定无船。北使三千里,真州十四年。酿成亡国恨,一部福华编。
董师谦,号南江,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别院省试赋魁,为平江府教官(《书斋夜话》卷四)。今录诗七首。 ...
董师谦。 董师谦,号南江,三山(今福建福州)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别院省试赋魁,为平江府教官(《书斋夜话》卷四)。今录诗七首。
观李伯时阳关图二首 其二。宋代。谢薖。 春草春波伤底事,青青柳色最消魂。龙眠自有离家恨,猊得阳关烟雨昏。
谦翁。宋代。释绍昙。 具通方眼放{嗤口换目}盲,争肯先人一步行。穷四部洲求逊让,看来不出老先生。
清河口。明代。钟芳。 河之水,何漫漫。昔与淮相安,今溢淮南岸。淮流入江古未闻,河水一入江流浑。清河之口渺无际,黄云浊浪相吐吞。河滨居民危岌岌,门基水齧无墙壁。旧时官路已成河,旋结颓茅蔽风日。日食何能给烟爨,妻啼儿号常夜半。相看朝夕难自保,流亡已遂惊鸟散。曾闻三白兆丰馀,水及故岸蝗为鱼。徵之近岁两无应,飞蝗江北江南俱。蝗大发,害我禾。水大至,荡我家。明年水至将奈何。
题大佛洞。明代。童轩。 平生好幽胜,所至穷跻攀。今朝衔使命,偶此登名山。萦回小洞底,豁然异尘寰。蒙茸竹云细,萧飒花雨寒。下有千尺流,昼夜声潺湲。巍巍大金仙,坐镇石壁间。岁月知几何,苔藓生斓斑。古今一幻泡,等是何足叹。我来惬清赏,又得半日闲。振衣起林麓,笑逐孤云还。
读书。宋代。李处权。 西风吹雨来,濯此青琅玕。黄华媚幽独,秀色如可餐。我居适在野,门庭已荒寒。老屋四壁立,生涯堪鼻酸。向来颇好饮,无日无杯盘。而今废升斗,百忧何以宽。惟取架上书,拭几支颐观。伟哉圣贤旨,妙处言莫殚。如渴遇新汲,醒然开肺肝。因不求甚解,会心亦解颜。茫茫百年中,毁誉非一端。要知仁与义,多出贫贱间。相逢勉为善,世路良独难。谁能逐狂痴,凌兢趋险艰。何以易此乐,此乐居之安。
赠诗僧。唐代。无可。 寒山对水塘,竹叶影侵堂。洗药冰生岸,开门月满床。病多身又老,枕倦夜兼长。来谒吾曹者,呈诗问否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