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欤丞相园,中有岁寒根。千夫屹冠剑,坐阅云来孙。
当年拥节旄,雅志在淇园。琅玕映城郭,琴筑鸣潺湲。
春笋半出林,横鞭争触藩。坐陵霜雪气,高压桃李繁。
年来王子猷,来乘刺史轩。请分一亩阴,自访三家村。
赋诗属公考,益遣交情敦。一雨饱生意,莫嫌池水浑。
次韵少蕴移竹于贾文元园二首。唐代。苏过。 猗欤丞相园,中有岁寒根。千夫屹冠剑,坐阅云来孙。当年拥节旄,雅志在淇园。琅玕映城郭,琴筑鸣潺湲。春笋半出林,横鞭争触藩。坐陵霜雪气,高压桃李繁。年来王子猷,来乘刺史轩。请分一亩阴,自访三家村。赋诗属公考,益遣交情敦。一雨饱生意,莫嫌池水浑。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
苏过。 (1072—1124)眉州眉山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子。以荫任右承务郎。轼帅定武、谪岭南,唯过随行奉侍。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轼卒,葬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以为号。历监太原府税,知郾城县,晚年权通判中山府。能文,善书画,人称“小坡”。有《斜川集》。
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广文沈令辰摄二月丁祭 其四。清代。黄宗羲。 一瓣香来自紫宸,风和日美庙堂新。野人争说前朝事,赴狱当年亦丙寅。
一粟堪将世界藏,忽从飞锡恣徜徉。寒鸦向晚黏天黑,破叶随风糁地黄。
来日何人同此会,去年过我是重阳。亦知泛泛鸥无迹,且喜相逢到上方。
宿此庵闻愚上人归自庐山次日访之遇于龙须山中次壁间诗韵。清代。钱界。 一粟堪将世界藏,忽从飞锡恣徜徉。寒鸦向晚黏天黑,破叶随风糁地黄。来日何人同此会,去年过我是重阳。亦知泛泛鸥无迹,且喜相逢到上方。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二。宋代。徐鹿卿。 槎牙两榕木,偃蹇江之濆。虽缘拥肿废,幸免寻斧斤。东家不鸣雁,喑默存其神。事固不一概,雁烹木长春。
张提学留精舍三日别去诗以寄之。明代。邵宝。 欲尽平生语,匆匆客又东。山中三夜月,江上片时风。荒径芟方始,寒泉汲未穷。逢人询我病,莫论著书功。
崔卿双白鹭。唐代。顾非熊。 朝客高清爱水禽,绿波双鹭在园林。立当风里丝摇急,步绕池边字印深。刷羽竞生堪画势,依泉各有取鱼心。我乡多傍门前见,坐觉烟波思不禁。
游净居寺(并叙)。宋代。苏轼。 净居寺,在光山县南四十里大苏山之南、小苏山之北。寺僧居仁为余言:齐天保中,僧思惠过此,见父老问其姓,曰苏氏,又得二山名。乃叹曰:吾师告我,遇三苏则住。遂留结庵。而父老竟无有,盖山神也。其后僧智凯见思于此山而得法焉,则世所谓思大和尚、智者大师是也。唐神龙中,道岸禅师始建寺于其地,广明庚子之乱,寺废于兵火,至乾兴中乃复,而赐名曰梵天云。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遂恐死生隔,永与云山违。今日复何日,芒鞋自轻飞。稽首两足尊,举头双涕挥。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光辉。愿従二圣往,一洗千劫非。徘徊竹溪月,空翠摇烟霏。钟声自送客,出谷犹依依。回首吾家山,岁晚将焉归。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五代。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三日侍华光殿曲水宴代人应诏诗 二。南北朝。谢朓。 中叶遭闵。副内多违。悠悠灵贶。爰有适归。于昭睿后。抚运天飞。凝居中县。神动外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