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悠悠无定止,改头换面嗔复喜。何如识取本来人,只这喜嗔全是你。
證道歌 其八十六。唐代。释印肃。 生死悠悠无定止,改头换面嗔复喜。何如识取本来人,只这喜嗔全是你。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
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和刘春卿晓起读书。宋代。王之道。 梦断幽禽恰转更,窥窗残月淡孤灯。孜孜读诵如吾子,指日菁莪看锡朋。
春夜丹霞山乐说上人院坐雨。清代。廖燕。 高斋添客坐,镫影隔长林。一雨催春尽,千峰落磬深。虬奔岩石火,寒逼草蛩吟。莫厌通宵语,平生祇此心。
十五日过许夜雨暴作明日行四十里宿于颍桥又明日晴书时。宋代。陈渊。 狂风撼平野,沙砾眯两目。笋舆我与君,道远疲徵逐。惊雷一夜发,暴雨溢川谷。平明泥没趾,寸步不容续。我生赋穷蹇,触处背天福。风雨岂不好,行路非所欲。中途聊息肩,村驿便可宿。我劳固其分,端恐僵僮仆。燎炉燃湿薪,傍舍酒初熟。安能浣愁肠,但取充饥腹。中宵耿不眠,明月忽挂屋。揽衣起视夜,秣马亦膏毂。人情易喜愠,天道有翻覆。阴霁那可知,去去无欲速。
再游竹林寺。唐代。王翰。 碑石千年记李唐,高僧神异更张皇。山间木润龙腾气,林际灯明佛放光。金舌有人传正印,石头无客问空王。我来暂借禅床坐,闲漱清泉净水香。
夏日寄东溪隐者。唐代。耿湋。 日华浮野水,草色合遥空。处处山依旧,年年事不同。闲田孤垒外,暑雨片云中。惆怅多尘累,无由访钓翁。
柳梢青·笑菊欺梅。宋代。卢炳。 笑菊欺梅。嫌蜂却蝶,压尽寒荄。月下精神,醉时风韵,红透香腮。天工造化难猜。甚怪我、愁眉未开。故遣名花,凌霜带露,先送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