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这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唐代。释道济。 亭这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窗前不睹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释道济(一一四八~一二○九),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俗姓李,天台临海(今浙江临海市)人。年十八于灵隐寺落发,嗜酒肉,人称济颠。后依净慈长老德辉为记室。宁宗嘉定二年卒(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六八、《补续高僧传》卷一九谓卒年七十三)。有《镌峰语录》十卷及《道济诗》,已佚。事见《北涧集》卷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净慈寺志》卷一○有传。 道济诗,《续藏经》所收《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实为小说,内容多有伪托,如记道济圆寂后尚有诗寄少林长老等。姑与《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
释道济。 释道济(一一四八~一二○九),号湖隐,又号方圆叟,俗姓李,天台临海(今浙江临海市)人。年十八于灵隐寺落发,嗜酒肉,人称济颠。后依净慈长老德辉为记室。宁宗嘉定二年卒(明嘉靖《浙江通志》卷六八、《补续高僧传》卷一九谓卒年七十三)。有《镌峰语录》十卷及《道济诗》,已佚。事见《北涧集》卷一○《湖隐方圆叟舍利铭》,《净慈寺志》卷一○有传。 道济诗,《续藏经》所收《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实为小说,内容多有伪托,如记道济圆寂后尚有诗寄少林长老等。姑与《禅宗颂古联珠通集》等书所录,合编为一卷。
宿藏云阁。清代。袁景辂。 白云满空山,小阁不知处。我再入云中,阁上云来去。松柏绕山青,泉声隔林树。此时身与心,一一烟霞趣。欲去仍此宿,白云留我住。
送刘散员同赋得陈思王诗山树郁苍苍。唐代。许敬宗。 乔木托危岫,积翠绕连冈。叶疏犹漏影,花少未流芳。风来闻肃肃,雾罢见苍苍。此中饯行迈,不异上河梁。
悬根白菊。元代。张仲深。 分得篱东白雪丛,为扶秋色晓童童。数丝独耐风霜力,一脉潜通造化功。翠拥孤筇殊绝土,香溥素艳欲浮空。维持自有神明在,相对西风意不穷。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 其一。宋代。徐瑞。 客梦朦胧酒力销,梨云漠漠路迢迢。醒来便欲寻春去,杨柳江南十五桥。
挽贞烈为林惶春妻徐氏作。明代。陈时政。 嫠岭当年紫气弥,玉人引义自明时。矢心惺语双环在,附耳幽情尺练知。诀母簪留冰骨古,荣夫花带雪香奇。世间不少男儿事,回首孤标绪正蕤。
游崇禧寺。元代。黄复圭。 好山藏在白云隈,天历君王手自开。木魅尽惊金钁震,地灵潜献宝瓶来。林香万叶垂甘露,峰霁诸花散石台。莫道神游事绵邈,六龙应解此徘徊。
郴江百咏 其五 藏春亭。宋代。阮阅。 百紫千红一径深,胭脂为地粉为林。有人来问春何在,向道花间无处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