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黄昏,又娇云荡绮,淡月笼银。倚襟初问姓,密坐始销魂。
相思曾记在阑春,费伊几多,罗巾泪痕。刚挨到,荔子熟、玉颜才近。
香烬,欢未尽。为问斛珠,可有楼东分。竹泪明江,蕙怀萋锦,无限人间酸恨。
待得东风采蘼芜,好持缣素从郎问。须相怜,下山时、秀靥红晕。
换巢鸾凤 戏赠蕖城孝廉,同爱师调。唐代。樊增祥。 微雨黄昏,又娇云荡绮,淡月笼银。倚襟初问姓,密坐始销魂。相思曾记在阑春,费伊几多,罗巾泪痕。刚挨到,荔子熟、玉颜才近。香烬,欢未尽。为问斛珠,可有楼东分。竹泪明江,蕙怀萋锦,无限人间酸恨。待得东风采蘼芜,好持缣素从郎问。须相怜,下山时、秀靥红晕。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题汪水云诗卷。宋代。刘震祖。 高深妙语坐鬅鬙,花落茶烟夜雨灯。俗眼不知鹏化鷃,书痴何害墨成蝇。云泥梦觉空陈迹,桑海吟残嗅葛藤。剑吼洞庭朱顶急,归来城郭问云仍。
承德亨见访。金朝。杨奂。 世事元无定,人生只合閒。君今悲白发,我亦负青山。废郭官居冷,荒年旅食悭。最怜情意厚,朝至暮方还。
月夜渡马江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一派长江接暮潮,半轮孤月出烟霄。江光月色兼天涌,有客中流独泛桡。
清平乐·花枝敧晚。宋代。王安中。 花枝敧晚。过雨红珠转。欲共东君论缱绻。繁艳休将风卷。归来凝思闲窗。寒花莫□微觞。解慢不成幽梦,燕泥惊落雕梁。
答宇文文学。宋代。高似孙。 无能应俗苦皇皇,诗不惊人笔事荒。天下无山如饭颗,人间有水自沧浪。左杯右蟹一舟足,早韭晚菘三亩强。莫谓觉来亡可嗜,逢人犹自觅花忙。
湖丝细嫩婴儿发,水光滟滟春云洁。凭将圣手劈秋毛,巨斧划开枯筒节。
十日一眼九日眉,幻出白毫光满月。衣摺瘦健貌清古,笔墨无功畦径绝。
长卿内子无如氏绣佛及诸人物行楷精绝诗以记之。明代。袁宏道。 湖丝细嫩婴儿发,水光滟滟春云洁。凭将圣手劈秋毛,巨斧划开枯筒节。十日一眼九日眉,幻出白毫光满月。衣摺瘦健貌清古,笔墨无功畦径绝。白描设色种种工,活夺龙眠与松雪。横见侧出灯取影,有意无意鸿没灭。绛州淳化老定武,针锋摹出无差别。谁能纸上卧王濛,要使赝充走殷铁。堂上传视色生动,四坐欲言口无舌。唐钩森紧损神情,宋绣阿娜无筋骨。长卿秀句夺云烟,佳儿指上现青莲。一家净侣团圞语,大胜诗人王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