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休

韩休(673年-740年6月8日),字良士,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朝宰相,凤阁舍人韩大敏之侄,洛州司户韩大智之子。韩休出身于昌黎韩氏,制举入仕,后被举为贤良,历任左补阙、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虢州刺史、工部侍郎、尚书右丞。开元二十一年(733年),韩休受到中书令萧嵩的举荐,担任黄门侍郎、同平章事。他生性刚直,数次犯言直谏,因与萧嵩产生矛盾,被罢为工部尚书。后加太子少师,封宜阳县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韩休病逝,时年六十八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谥号文忠。宝应元年(762年),唐肃宗又追赠韩休为太子太师。

轶事典故

奏请均赋

  虢州位于西都长安与东都洛阳之间,皇帝时常移驾经过,供应舆驾的粮草赋税极重。韩休担任虢州刺史后,上奏朝廷,请求平均分摊赋粮于其他州郡。中书令张说将他的奏表驳回,道:“如果独免虢州,就要移给其他的州,你这是刺史在谋取私惠。”韩休再次上表请求。僚吏劝道:“您这会违逆宰相之意。”韩休答道:“作为刺史不能救百姓之弊,何以治政!若因此得罪,我也心甘情愿。”最终,朝廷同意了韩休的请求。

犯言直谏

  韩休拜相后,万年县尉李美玉获罪,唐玄宗特命将其流放岭南。韩休谏道:“李美玉只是一个小官,所犯的也不是大罪。如今朝廷有大奸,尚且未被惩处,怎能流放这么一个小官。金吾大将军程伯献依恃恩宠,贪图财利,住宅车马,多有僭越。臣请先惩处程伯献,再治李美玉之罪。”唐玄宗不同意。韩休坚持道:“李美玉这样的小官都不能容,那么像程伯献这样的巨猾怎能不问!陛下如不惩处程伯献,臣便不会流放李美玉。”唐玄宗认为韩休恳切率直,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韩休为相

  韩休生性耿直,常谏言时政得失。唐玄宗每次稍有过失,便问左右侍从:“韩休知道吗?”话音刚落,韩休规劝的谏疏就已送到。后来,唐玄宗闷闷不乐。侍从道:“自从韩休拜相,陛下没有一天欢乐,为什么不将他贬谪呢?”玄宗道:“我虽然瘦了,但国家却富裕了。萧嵩每次奏事,都会顺着我的意思。我退朝之后,常睡不安稳。韩休多次谏言,我退朝之后,反而睡得安稳。我用韩休为相,是为国家社稷考虑。”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韩休年轻时精通词学,后考中制举,累迁至桃林县丞。

累职升迁

  710年(景云元年),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当时,韩休被举为贤良,并到东宫回答有关国政的策问,与校书郎赵冬曦被定为乙等,擢升为左补阙。

  712年(先天元年),李隆基继位,是为唐玄宗。此后十余年,韩休也由左补阙累获升迁,历任吏部主爵员外郎、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兼知制诰。

  724年(开元十二年),山东地区发生旱灾,唐玄宗遂命韩休与黄门侍郎王丘、中书侍郎崔沔等五名中枢官员补任州刺史其中,韩休出任虢州刺史。

  后来,韩休因母亲去世,离职归乡,并要求依礼制守孝,得到唐玄宗的批准。丧满后,韩休出任工部侍郎,兼知制诰,又改任尚书右丞。

担任宰相

  733年(开元二十一年),侍中裴光庭病逝。唐玄宗让中书令萧嵩推举朝臣,以接任侍中,萧嵩便推举韩休。韩休因此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又加银青光禄大夫。

  起初,萧嵩认为韩休生性柔和,易于控制,因此推荐他拜相。不料,韩休主政后,刚直不阿,对萧嵩的意见多有矫正,因此与萧嵩不和。宋璟叹道:“没想到韩休竟能如此,这真是仁者之勇啊。”

  同年十月,韩休又与萧嵩在唐玄宗面前争论,并当面指责萧嵩。萧嵩为此请求退休。唐玄宗很不高兴,将二人一同罢相,改任萧嵩为尚书左丞相。韩休则改任工部尚书。

晚年生活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韩休加授太子少师,封爵宜阳县子。

  739年(开元二十七年),韩休病逝,终年六十八岁,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忠。

  762年(宝应元年),唐肃宗又追赠韩休为太子太师。

於穆濬哲,维清缉熙。肃事昭配,永言孝思。

涤濯静嘉,馨香在兹。神之听之,用受福釐。

南牧正纷纷,长河起塞氛。玉符征选士,金钺拜将军。

叠鼓摇边吹,连旌暗朔云。祅星乘夜落,害气入朝分。

於穆浚哲,维清缉熙。肃事昭配,永言孝思。

涤濯静嘉,馨香在兹。神之听之,用受福釐。

素秋归兮玄冬早,王是时兮出西镐。幸华清兮顺天道,琼楼架虚兮灵仙保。

长生殿前兮树难老,甘泉流兮圣躬可澡,俾吾皇兮亿千寿考。

一德光台象,三军掌夏卿。来威申庙略,出总叶师贞。
受钺辞金殿,凭轩去鼎城。曙光摇组甲,疏吹绕云旌。
左律方先凯,中鼙即训兵。定功彰武事,陈颂纪天声。

韩休相关作品

白门桃李月,绿绮凤凰弦。古调持秋竹,同云愁莫天。

岂期公子过,得并雒川妍。良夜为君故,移情私自怜。

对着盏碧荧荧短檠灯,倚着扇冷清清旧帏屏。

灯儿又不明,梦儿又不成。

舟行常可计,风色苦相违。落日酒杯阔,清江芦笋肥。

壮怀兹浩荡,毕景自稀微。眼底非无见,遥空一鸟飞。

庾公文誉满江关,每向清秋帐未还。祇有衣冠逢运泰,更无书剑赴时艰。

青山隐约家方远,白鸟夷犹水与闲。去住多岐终自定,龙门何必苦追攀。

潦倒鹿裘寒,探梅草未乾。拈花先命酒,钓雪戏投竿。

客去鸟声碎,山高屐齿删。不辞松底卧,一任老袁安。

春来偏是恹恹地,瘦了蛮腰。卸了云翘。便不魂销意也销。

开帘悄向东风约,明日花朝。怎负今宵。小簸春心似酒潮。

嬴女去秦宫,琼箫生碧空。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丛簧发仙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穷。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凡躯莫藉。把惺惺了了,自然明明构架。行住坐卧,须要清清闲暇。

气神和,结成珠,堪教化。张弓举箭能亲射。红心正中,赶退周天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