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六子 春日有忆,和淮海韵

八六子 春日有忆,和淮海韵朗读

绕花亭。露苔犹湿,篱边晚笋才生。甚燕去蹴开帘蒜,莺来踏动铃绦,雪猧梦惊。

十三袅袅婷婷。红豆圆来如意,垂杨生便多情。似恁地、轻柔便如花蕊,浴兰天气,浣衣年纪,忍忘鹦鹉帘前细语,樱桃树下新晴。

尽销凝。弓弓画廊屧声。

樊增祥简介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朗读

古诗八六子 春日有忆,和淮海韵相关作品

清明处处麦风斜,诗老得閒长在家。远树小村千瓦雪,不知落日上梨花。

去后霜烟色色殊,行藏偶尔谷于菟。青山作侣夫何阒,白石同人亦不孤。

禁虎谅应冯禹步,执魌还用进桃都。故园自有馀兰畹,斗世战身似我愚。

朴茂开城府,师资足楷模。官卑虽晚境,子仕却亨途。

不酒陈惊座,无金疏大夫。何人碑有道,老手看慈湖。

指数悬孤距十年,今来相次拥华颠。乘羊我欲充前导,控鹤君须著后鞭。

嗜古日酣扬子宅,卧游时泛米家船。逋踪不羡安期隐,文酒逍遥是大仙。

映尘兰心巧,穿窗柳线斜。斛珠买遍五陵花。记取十分春暖、在君家。

画鼓刚挝了,瑶笙较嫩些。此宵易惹病根芽。怨杀天边银汉、一痕沙。

远公庐山下,手种玉色莲。清修香火社,杂还山林贤。

龙眠弄笔墨,貌出晋宋前。横桥虎溪水,古木东林烟。

万树饱经霜,千峰留夕阳。摩挲看山眼,莫负好秋光。

柳外楼台入翠微,水边箫鼓荡晴晖。樟江雨涨鱼新上,皂阁云生鹤共飞。

诸老尚留诗卷在,此身未逐钓船归。蓬窗吟罢还成醉,蜜酒初香玉笋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