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鹤背吹笙,玉貌如天远。甚小凤、碧桐深处,重斗弦管。
白杨堪作柱,尚留得、燕子楼中盼盼。杜郎老、看他定子,两世红霞,情不尽,金樽浅。
越缦堂深,久当州门看。怪近日、听香读画,芳意都懒。
歌楼红烛影,怎禁得、十七年来再见。试呼起、铜弦铁凤,强作花朝,花底泪,青衫满。
情久长。唐代。樊增祥。 月明鹤背吹笙,玉貌如天远。甚小凤、碧桐深处,重斗弦管。白杨堪作柱,尚留得、燕子楼中盼盼。杜郎老、看他定子,两世红霞,情不尽,金樽浅。越缦堂深,久当州门看。怪近日、听香读画,芳意都懒。歌楼红烛影,怎禁得、十七年来再见。试呼起、铜弦铁凤,强作花朝,花底泪,青衫满。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赠心渔钱公。明代。罗洪先。 前身东海丈人流,处世真同不系舟。欲抱钓竿思远去,每歌渔父任行休。严陵地近常留梦,巧饵机忘不用钩。昔日巨鳌谁得手,三山疑在越溪头。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 其八 赠曹同年老表叔颖甫。清代。祝廷华。 斯文痛将丧,大雅赖扶轮。道义风怀古,交游气谊真。修容梅比瘦,毓秀竹同新。花好还来否,迟君到小春。
夏四月不雨守臣不职之罪也将有请于神雨忽大作陈贺州有诗赞喜次韵以酬 其五。宋代。王十朋。 刺桐抽叶张青盖,紫帽蒙霞丽锦笼。今岁家家定高廪,多苗宁复羡吴侬。
园居杂兴四十三首 其二十五 郁李。明代。黄衷。 花解冲寒放,将同白柰栽。粤人浑未识,呼作贺正梅。
失题。明代。林克明。 满耳江声震巨鼍,朔风吹雨已无多。平生拂袖思浮海,今日临流叹逝波。霜雪未应侵短鬓,乾坤聊此发长歌。纷纭万事伊谁说,且更烧茶醒醉魔。
双庙词。宋代。张宪。 睢阳战败血漂杵,力屈犹思为厉鬼。玄元祠前哭一声,朝食爱姬暮罗鼠。唐家宫殿秋草生,二十一陵如掌平。独遗双庙门前石,日有行人来系牲。
游三井观。宋代。陆游。 三井久知名,暇日偶一访。栋宇坏欲尽,基址尚闳壮。画墙皆国工,烟云俨天仗,旌旄亚戈戟,佩玉杂弓*。太古实杰作,笔落九天上,吴生名擅世,睥睨未肯让。规模远有考,意象豪不放。最奇老臞仙,骨立神愈王。石恪虽少怪,用笔亦跌宕。两姝淡蛾眉,非复火食状。尘埃久侵蚀,风雨无盖障。好事未易逢,宁能久亡恙。雍洛劫火余,妙迹尽凋丧。斯游恐难继,伫立增悄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