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
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渔家傲(福建道中)。唐代。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代书寄广信李遵度承制。宋代。邵雍。 蓟北更千里,汉唐为极边。奈何今境土,不复旧山川。虎帐兵家重,雕弓嗣子传。佗年勒功处,无使后燕然。
送苏叔大之京。明代。卢龙云。 万里朝天路,看君又北征。壮怀元自远,赋草迨今成。春水孤帆渺,长天一剑横。江花明彩鹢,官柳变仓庚。结伴担簦往,逢人倒屣迎。承家推玉树,诣阙忆金茎。竞削三千牍,终偿十五城。陆沉怜我久,电逐喜君轻。京国如相问,深山欲偶耕。
续伤春词六首 其二。清代。张洵佳。 杨家有女似杨花,十七飘零至我家。小字最宜呼碧玉,清歌曾教拍红牙。丝抽藕孔丝旋断,月印波心月遽斜。知是轮回今已脱,他生弗再侍乌纱。
明发祈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宋代。杨万里。 溪行尽处却穿山,忽有人家并有田。幸自惊心小宁贴,误看田水作深川。
送人还乡。明代。梁储。 甘向清时无别求,老来心事更悠悠。不因文靖多年别,那得皇都半岁留。名纸未教人识面,归途仍与鹤同舟。秋来白社多新酒,应对耆英话远游。
承孙侍御枉顾失迓诗以谢之 其二。明代。庄昶。 蛇鼠闻风窜,豺狼破胆愁。巡行皆此老,当宁更何忧。春每随流转,讴长管去留。谁知定山子,诗略似春秋。
前有一樽酒行。清代。李锴。 君不见首阳祠宇秋草閒,又不见高冢远象祁连山。古来贤达一二数,尺寸生前竟何补。十千走买新丰酒,鹦鹉杯深不离手。了不知南有箕、北有斗,麒麟凤皇鸡犬走,七尺珊瑚如弊帚。醉起进馀觞,还为乃翁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