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丛暮齿,秋怀惨不温。青灯把书卷,兀若枯树根。
浊俗孰好我,素心情所奔。澹澹岁寒花,飘摇几枝存。
风人开县李,世德抗高言。能通老子学,亦眷佛氏恩。
晚节敦微尚,一篇醉心魂。何时起病友,潘胡共开樽。
次韵范之对菊花见怀之作。唐代。方守敦。 百感丛暮齿,秋怀惨不温。青灯把书卷,兀若枯树根。浊俗孰好我,素心情所奔。澹澹岁寒花,飘摇几枝存。风人开县李,世德抗高言。能通老子学,亦眷佛氏恩。晚节敦微尚,一篇醉心魂。何时起病友,潘胡共开樽。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诗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战。诗集《凌寒吟稿》由其孙方管(舒芜)编定,黄山书社出版。 ...
方守敦。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诗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战。诗集《凌寒吟稿》由其孙方管(舒芜)编定,黄山书社出版。
送李遂之越。唐代。郎士元。 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
爱玉女洞中水既致两瓶恐后复取而为使者见绐。宋代。苏轼。 之调水符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听琴。元代。郑允端。 夜深众籁寂,天空缺月明。幽人据槁梧,逸响发清声。一弹再三弹,中含太古情。坐深听来久,山水有馀清。子期既物化,赏心谁与并。感慨意不已,天地空峥嵘。
望夫石。明代。梁维栋。 登高怀远戍,归路竟泯泯。别浦看帆影,前山望马尘。徒伤千里目,谁托百年身。此意那能展,翻为石上人。
点绛唇 千叶水仙。清代。沈鹊应。 黄晕冰绡,并刀剪就明玑碎。自然仙态。仿佛添环佩。昔日凌波,依旧风姿在。功夫耐。层层轻裁。欲共梅花赛。
春日寄怀。唐代。李商隐。 世间荣落重逡巡,我独丘园坐四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青袍似草年年定,白发如丝日日新。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
罗浮子日亭观日歌。清代。冯询。 东海浮山并浮日,日光射空海底出。浮山日涌罗山来,两峰摇摇势欲失。铁桥互天天汉低,天风浩荡云凄迷。淋漓元气渺不测,忽惊天外鸣天鸡。乾坤草庐半空起,四百峰头一亭峙。中有苍茫独立人,元精耿耿双眸视。本来南国占离明,文章天上摇火精。收拾蛮烟炙炎海,海市忽散鲛人惊。珊瑚万树若列炬,照见山河了如许。蓬莱并入金镜中,一角分明失左股。黄尘更变水浅清,劫灰飞尽玻璃明。何时晞发最高处,顾盼目极东南溟。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冰池。宋代。苏轼。 不嫌冰雪绕池看,谁似诗人巧耐寒。记取羲之洗砚处,碧琉璃下黑蛟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