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
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
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
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
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
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
奉寄李丈人。唐代。杨士奇。 晨登黄鹄岭,引望陵阳岑。陵阳渺天末,何由见所钦。自昔携手时,萧散大江浔。出言谐鼓瑟,中孚利断金。一朝分袂来,寒暑三四侵。翰飞薄远霄,鳞泳循清潭。高深旷不接,隔我浮与沉。堂中侍愉色,膝下俨缨簪。禄养崇甘肥,欢乐日骎骎。久要焉独忘,一往无遗音。尚希保眉寿,以慰饥渴心。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杨士奇。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隔帘听 听旧家歌伎隔墙度曲。清代。陈维崧。 十载画楼烟月,凝想归何处。黄絁新作瑶妃侣。怅碧海茫茫,琼楼清苦。无一语。掩纱窗、低笼雁柱,将情诉。妆楼一所,红粉墙围住。歌声偏透红墙去。想他墙内,新愁万缕。伊知否。隔墙一般悽楚。
出郊再用韵赋三解。宋代。吴潜。 老大头皮捉出官,转头重九又看看。莫愁客里黄花负,只恐尊前白日残。喜得赐封天燧息,愿他入塞帝巴乾。丰年喜色眉尖上,一笑相携肯作难。
和甫得竹数本于周翰喜而作诗和之。宋代。黄庭坚。 初侯一亩宫,风雨到卧席。前日筑短垣,昨日始封植。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翩翩佳公子,为致一窗碧。忆公来相居,筮吉龟墨食。人言陋如何,我自适其适。白眼对俗徒,醉帽坐攲侧。人知爱酒耳,不解心得得。阿堵绝往还,此君是宾客。清风吹月来,懽甚齿折屐。有节似见圣,无言谅知默。数回长者车,犹恨地未僻。阴雨打叶时,曲肱自宴息。心游万物初,何处寻辙迹。从来修竹林,乃是逸民国。
酬宋使君见赠之作。唐代。张九龄。 时来不自意,宿昔谬枢衡。翊圣负明主,妨贤愧友生。罢归犹右职,待罪尚南荆。政有留棠旧,风因继组成。高轩问疾苦,烝庶荷仁明。衰废时所薄,只言僚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