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温州人,字通叟。少学佛,后去为道士。徽宗访方士,被召见,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假天书、云篆,欺世惑众。徒众达二万人,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欲尽废佛教。后加号玄妙先生。在京四年,恣横不悛。后贬为太虚大夫,斥归故里。 ...
林灵素。 宋温州人,字通叟。少学佛,后去为道士。徽宗访方士,被召见,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假天书、云篆,欺世惑众。徒众达二万人,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欲尽废佛教。后加号玄妙先生。在京四年,恣横不悛。后贬为太虚大夫,斥归故里。
初归镜中寄陈端公。唐代。方干。 去岁离家今岁归,孤帆梦向鸟前飞。必知芦笋侵沙井,兼被藤花占石矶。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关扉。故交若问逍遥事,玄冕何曾胜苇衣。
再和尧夫欲借琵琶妓。宋代。韩维。 谢公故事常携妓,白傅高年自唱歌。更假红妆知有意,欲添尊酒十分多。
山中。宋代。方岳。 解缨聊复濯沧浪,晞发松阴藓石床。有味是贫琳馆俸,无功於懒玉函方。自参老子鼻端白,未羡诸公腰下黄。蔗境渐佳惟习静,笔床茶灶并荒唐。
蝶恋花。清代。钱孟钿。 著雨林花红晕湿。风袅晴丝,吹入眉峰碧。绿遍池塘芳草色。催归杜宇声声急。病起绿窗春事寂。何处留春,深院濛濛月。金缕歌残檀板歇。海棠梦醒梨花白。
陪郑王相公赋筵前垂冰,应教依韵。唐代。徐铉。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
约冲晦宿东山禅寺精舍先寄。宋代。杨蟠。 上人合动林间兴,吾恨衰迟学谢安。纳屐操筇那有限,吹云落雨漫无端。先凭报信春枝破,预想分题雪屋寒。林下不谙人世苦,笑将双鬓与君看。
【中吕】喜春来 秋夜。元代。李致远。 断云含雨峰千朵,钓艇披烟玉一蓑,藕花香气小亭多。凉意可,开宴款娥。月将花影移帘幕,风怒松声卷翠涛,呼童涤器煮茶苗。惊睡鹤,长啸仰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