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
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
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
暝云自与千峰合,送人归鞍寺寺钟。
九月二十七日与客游龙山。唐代。王铚。 野服芒鞋步步同,天寒酒薄客情浓。身如萍水同千里,路入烟萝更几重。沧海清江共今古,黄花红叶杂秋冬。暝云自与千峰合,送人归鞍寺寺钟。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大圣乐 落梅。清代。苏穆。 瘦骨亭亭,偏宜妆淡,共春争色。袅数枝帘外湘云,一片清波,谁惜天涯倾国。最恨扫红东风劲,送零乱、幽香随翠陌。无言处、谩凝立画阑,犹见遗迹。多情忍教抛掷。料双燕、归来难自识。算春光情钟,桃李那管,离愁狼藉。嫩柳搓黄含烟露,更呜咽长堤悲倦客。斜阳晚,怅空写、生绡盈尺。
赠拆字蔡生。元代。陈樵。 至顺三年苦寒月,梅月不拆梅树拆。今日蔡家帘肆前,拆字拆作风花裂。书生贫病字撑肠,识字不识煮字方。字字拆来方可煮,煮作吴中菰饭香。我今林居交木石,妖祥祸福无留迹。六画吐尽一画无,岂复有字从君拆。古人作字留世间,因君破碎断复联。此术若在造字年,未成已拆何能传。
寓居·其二。宋代。叶绍翁。 无酒难留客,借书方入城。洗衣知水落,贪睡畏窗明。野竹藤缠杀,枯枝草寄生。十年林下隐,差觉世缘轻。
紫骝马。南北朝。萧绎。 长安美少年,金络铁连钱。宛转青丝鞚,照耀珊瑚鞭。依槐复依柳,躞蹀复随前。方逐幽并去,西北共联翩。
题四画 其一 桃源。元代。赵孟頫。 桃源一去绝埃尘,无复渔郎再问津。想得耕田并凿井,依然淳朴太平民。
送钱正术还姑苏。明代。王鏊。 西馆桥边竹隐居,昔年曾受异人书。不知官爵能来子,可是尘埃早识予。忽地相逢还宛若,再烦推看定何如。韩苏总被虚名误,试问三星是也无。
览家宗伯古林公天山堂集。明代。何吾驺。 閒披金鉴许谁同,每忆先朝指佞忠。九庙有灵留铁面,千秋遗草照丹枫。天山堂外人犹昨,风月楼头韵转工。姜桂祇今馀辣性,秩宗南去有如翁。
湖南使者邵公召赴行在所寓客张某敬赋以饯行。宋代。张栻。 公来使湘州,气象日淳美。不为察察明,自谓平平耳。未须走原显,但使心如水。傥无耳目蔽,庭户即千里。顷闻上封章,便欲返桑梓。其如矍铄姿,难着湖山里。春风一札下,趣往勤觐天咫。新渌渺沧洲,扬舲一何驶。士方处远外,忧国抱蕴底。宁应立君前,辅车有或柅。煌煌四门开,侧席问民疻。百虑原毕陈,高风泚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