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被堆

锦被堆朗读

春风萧索为谁张,日暖仍熏百和香。遮处好将罗作帐,衬来堪用玉为床。

风吹乱展文君宅,月下还铺宋玉墙。好向谢家池上种,绿波深夜盖鸳鸯。

徐积简介

徐积(1028—1103)北宋聋人教官。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徐积朗读

古诗锦被堆相关作品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子,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人间真见藐姑神,月状云容见敢真。尚以半身凭保母,不知全态寤文人。

行宜处所朝朱凤,嫁必年时佩玉麟。川上采珠何足算,生成的是掌中珍。

往住溪头寺,曾陪太一舟。港收天影缩,桥碍浦云流。

练石声声月,丹枫片片秋。砌蛩添苦思,吟动瀼西愁。

天雄城西晓吹角,黄云扑面风如削。迎年土鼓来迤迤,丛祠古瓦飘灵旗。

猫虎踞箕对骋怪,索飨便似神工为。醵金报赛年年定,百货骈罗共辉映。

秋意满前,正衔杯、又见江乡风物。同巷高人应念我,伏枕萧条四壁。

许大忧怀,无边归思,捻断髭须雪。自怜迂叟,岂堪相伴朝杰。

夜气散清空,扶桑曙日红。普天皆仰照,鸣凤在梧桐。

春秋死难止三人,皆欲求仁未得仁。仇牧捐躯为君父,不如孔氏胜如荀。

人物风流东晋时,吾家王椽本非痴。见君自少能多学,厥闻如今已四驰。

但有香粳炊白玉,不须高马鞚青丝。西邻密度墙头酒,日望扁舟慰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