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道民祁太翁。明代。简知遇。 君家乐事偏,秀色满林泉。石干方遒上,新条更蔚然。连根椿并茂,仰荫桂争妍。曾记灵椿树,春秋各八千。
十六观经颂·观音观第十。宋代。释遵式。 观音菩萨紫金身,眉间毫相七宝色。流出光明满十方,光中化佛无数亿。
刘考功公㦷见示夏峰老人书卷属题长歌。清代。汪楫。 夏峰老人双眸空,论交只许刘考功。长安只字不肯入,尺素突出开心胸。上言日读数行书,衰老以此酬苍穹。下言刘君世所望,不为韩富非英雄。虚堂披对正六月,满天赤日来清风。老笔生硬转妩媚,直欲处处藏其锋。良马识途恶荆棘,苍鹰愿击愁樊笼。江河日下事日变,世无鲁叟谁弥缝?我闻刘君昔偕隐,携琴荷锸惊老农。尽散家产别亲串,逝将食力深山中。若使至今不一出,人间安用双赤松?待汝他日济时了,把酒问汝将安从?
登牛首山。清代。黄文涵。 携酒出南郊,山行何屈折。登高一以眺,牛首更奇绝。旷野树若荠,山气半明灭。茅茨居绝顶,高卧枕天阙。银杏千百年,雷火僵复活。白云巢其巅,望疑隔岁雪。坐看霞西生,天风吹寂寂。樵人下山歌,牛背一声笛。我亦倦忘归,心与境俱适。一笑入城来,举头遇明月。
秋字。唐代。韩愈。 淮南悲木落,而我亦伤秋。况与故人别,那堪羁宦愁。荣华今异路,风雨昔同忧。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题竹送张振文。明代。杨士奇。 新捧除书上贰车,郁林迢递望苍梧。到时知及春三月,闻彻竹枝闻鹧鸪。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唐代。韦应物。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兼并。宋代。王安石。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答石。唐代。卢仝。 遍索天地间,彼此最痴癖。主人幸未来,与君为莫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