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椀高居众所誇,三川推甲一何嘉。前兼胜势韩王第,右枕名区洛尹衙。
此宅吾乡聊庇族,悔违公语卜邻家。纵思却作招来户,脚重难营老小车。
次韵答判河阳文潞公述相洛所居之胜。唐代。韩琦。 玉椀高居众所誇,三川推甲一何嘉。前兼胜势韩王第,右枕名区洛尹衙。此宅吾乡聊庇族,悔违公语卜邻家。纵思却作招来户,脚重难营老小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田宝应县舟行夜抵淮安。清代。杨后。 午发白田浦,夜抵淮阴城。川途广且修,榜人锐兼程。前以百丈牵,上有孤帆横。不识所经路,惟闻风水声。黯黯残月白,淰淰寒云生。人语出烟樾,篝火深丛明。紞如戍楼鼓,壮哉湖防兵。宇内正多事,此地能宵行。疮痍会扫荡,四海期升平。
又招隐诗十九首 其六。明代。萧光绪。 辟俗膏肓岂钓名,徘徊身世不胜情。榛苓空忆西方美,冰雪徒嗟东郭生。水逝三湘骚未续,门仍五柳传宜精。唐虞不易巢由介,碧水丹山别样晴。
香山看红叶得黄字秋字二首。清代。戴亨。 山寒经宿雨,树树杂丹黄。名士耽幽胜,新诗寄草堂。偶依流水坐,翻叹俗尘忙。嘉会还期再,秋风引兴长。
将至济源府先寄姜明府。宋代。刘季孙。 识君风概有三堂,别后频惊鬓有霜。经耳万端人事近,动心千里客途长。读书学剑全相误,临水登山独未忘。路入济源牵赋咏,此行真发鄙夫狂。
炼丹砂。金朝。马钰。 行道要心坚。密护丹田。调和真息永绵绵。十二时中常若见。休要尘牵。诀要避喧哗,静处安然。须通语、默默言传。神秀丹成行满。得去朝元。
蟾蜍石上一株松。宋代。陈陶声。 蟾蜍石上一株松,疑见黄山第几峰。偃蹇枝柯何代物,相看应笑我龙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