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荒寺古冷于冰,绛帐谁烧照佛灯。閒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过汤阴崇寿寺二首 其一。唐代。杨奂。 城荒寺古冷于冰,绛帐谁烧照佛灯。閒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
杨奂。 杨奂,又名知章,字焕然,乾州奉天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卒于元宪宗五年,年七十岁。早丧母,哀毁如成人。金末,尝作万言策,指陈时病;欲上不果。元初,隐居为教授,学者称为紫阳先生。耶律楚材荐为河南廉访使,约束一以简易。在官十年请老。卒,谥文宪。奂著作很多,有还山前集八十一卷,后集二十卷,(元史作还山集六十卷,元好问作奂神道碑则称一百二十卷)近鉴三十卷,韩子十卷,槩言二十五篇,砚纂八卷,北见记三卷,正统纪六十卷等,传于世。
送钱叔达游闽不遇还吴。明代。柳应芳。 太行闻失路,此地亦沾裳。世变穷交畏,年还久客伤。榕城恒雾雨,梨岭异风霜。归卧苕溪上,长贫是故乡。
病中苦忆 其四。清代。孙原湘。 曾觅幽屏晤一巡,烛花如豆雨如尘。镂金香枕虚长夜,屑玉清谭是慧人。误触宝縆犹窸窣,任铺湘簟太因循。思量好景都成梦,只恐当时已不真。
母怪侏㒧语杂华,静中禅却自成家。石庵故有诗题竹,雪老曾闻榜说茶。
三日天能留阁雨,一杯吾亦对山花。秪应便放中秋棹,黄阜墩边倚月沙。
松风阁坐圆金方益二僧和莫东川诗来呈用韵赏之。明代。邵宝。 母怪侏㒧语杂华,静中禅却自成家。石庵故有诗题竹,雪老曾闻榜说茶。三日天能留阁雨,一杯吾亦对山花。秪应便放中秋棹,黄阜墩边倚月沙。
恋绣衾(无题)。宋代。辛弃疾。 长夜偏冷添被儿。枕头儿、移了又移。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燕堂闲坐。宋代。邵雍。 天网疏难漏,世网密莫通。我心久不动,一脱二网中。高竹漱清泉,长松迎清风。此时逢此景,正与此心同。
累夜读开经总要慨然思陈叔易寄予嵩阳读水经。宋代。晁说之。 蓬莱学士有家声,易退难忘旧杀青。万郑饶君相似处,此生不读膳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