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扁舟日暮回,眼花不甚见如来。凭谁揭取罗浮月,挂向胥江玉镜台。
宝陀寺。唐代。卢挚。 老子扁舟日暮回,眼花不甚见如来。凭谁揭取罗浮月,挂向胥江玉镜台。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题金显宗墨竹。元代。卢亘。 天人赋物如天工,墨光洒竹回天容。千年劲玉寒不死,清波照响悲吟龙。烟凝草绿承华殿,鬼冷秋霜月如练。长毫写影竹不知,《子夜歌》残空记面。春云一散风吹尘,茫茫海色翻青鳞。金仙泪痕愁汉月,尚怜玉轴随时新。梦跨茅龙上天去,女娲补天天不语。海绡画鸾生翠羽,踏破银湾湿河鼓。射龙江深春不度,风色萧萧怨千古。
过颖桥怀永叔。宋代。梅尧臣。 昔送之官东郡时,夜阑对酒风揭屋。君今淮海予再过,古驿依依老槐绿。
天台道中闻天香写赠胡仲宾。元代。李孝光。 万斛天香夜气收,晓风凉月酿清秋。诗人试与评花品,定是人间第一流。
别春次杨州成廷圭韵。元代。张昱。 燕语莺啼尽可哀,更无马迹到青苔。自从玉树成歌后,曾见铜仙下泪来。为晋为秦花几度,行云行雨日千回。若教蝴蝶知春梦,尽把黄金付酒杯。
失题。明代。邝露。 独寻春色上高台,草棘萧萧野岸隈。今日多情惟我到,无人解惜为谁开。平章风月诗千首,收拾云烟酒一杯。雪艳冰肌差澹泊,海天何处雁飞来。
冶秋词十四首 其三。唐代。康有为。 阆风吹下许飞琼,珠作根芽玉作英。为问护花青鸟使,种将红药为谁生。
所思。唐代。李中。 离思春来切,谁能慰寂寥。花飞寒食过,云重楚山遥。耿耿梦徒往,悠悠鬓易凋。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
送欧阳判官迁两淮运判。明代。王世贞。 飞盖一江隔,棠阴两地馀。水经初罢注,盐筴旋裁书。官为清时好,家因薄宦虚。亦知鲑菜贱,慎莫叹无鱼。